-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墨道法四家之比
儒墨道法四家之比
儒家
思想核心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孔子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是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之一。
“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民族的精神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政治和伦理范畴。
“智”——原指“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亦可理解为认识论的范畴。
“信”——儒家“五常”之一,是贤者必备的品德。
“恕”——宽恕、宽容。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人交往忠诚老实。
“孝”、“悌”——是“仁”的基础。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尊重。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在教育上体现为“有教无类”,在政治上强调“德治”。孔子把周的“礼治”衍化为”德治“是对”礼治“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文化以人为主体,也可以说是”人文化“。”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就是”爱人“,对封建君主而言则是”爱民“。
儒家文化在汉武帝罢黜百家,唯我独尊之后,被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德“的地位越发凸显出来。”义“、”忠“等诸多方面都被涵括在”德“里,并且可以作为和”仁“并驾的儒家两大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
代表著作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以及其他更多经典著作
发展历程
先秦儒家思想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孔子“仁、礼”都局限于伦理方面;
孟子对孔子思想做了发展,提出“仁政”学说,并第一次提出“人性恶”的观点;
西汉以经学为主,因为始皇焚书坑儒,经书大都丢失了,后出现了古文经学,注重文字训诂;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此时出现了一批儒生,将儒家神化、宗教化;
到了魏晋时期,儒学衰败,玄学兴起,以老庄思想为主的一股哲学思潮;
到了北宋,道学宗主周敦颐,创立了太极图说(其实是盗用了道家的养生图),后经张载,二程,直到朱熹,对此说进行发展,建立了儒家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宇宙论,
本体论,这就是宋明理学。还有后来的陆王心学,与理学一样,是二程思想发展的一个分支,王夫之的船山学。
到近代新儒学,是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
儒家思想的缺陷
第一, 儒家讲入世,但是入世最后会蜕变为大染缸。宣扬“治国、平天下”,只引导人们做政治家,不引导人们做实干家。目标既高又大,流于空疏。不提倡当公仆,不提倡岗位成才,不强调敬业,误导学子几千年。
第二,在后期儒家学说中,兴起的“经世致用”的观点,是严重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观点,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太过功利,太过短视,极易误导整个社会价值观。
第三, 儒家理论体系有很多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这很有问题。
第四,儒家公开提倡“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公开说假话,这很不好。
第五,人伦礼制发展的桎梏性,忽略了人性。
墨家
思想精髓
兼爱: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节
用: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代表人物
墨子
经典著作
《墨子》、《胡非子》、《随巢子》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墨翟始创墨家与儒道法一争高下。
然秦汉以后,墨家逐渐失去其成长的土壤,逐渐销声匿迹。只在封建时期农民起义时偶有传出。
近现代国学热兴起,墨家思想有复兴之望。
墨家除哲学为政之外,还有物理等分支。
墨家思想缺陷
墨家思想之所以显赫一时又急速没落,在于其没有合适的生存发展的“土壤”。这与其思想观点、主张息息相关。主要有过于追求细节、完美等。为政为人处事等都不适合社会发展主流。这与其代表阶级的狭隘性有关。
道家
思想精髓
道”,道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阴阳相生,福祸相依。
代表人物
春秋老子 、战国庄子 、战国列子 (御寇)、 战国关尹 (尹喜)、东晋葛洪 、抱朴子
经典著作
《道德经》《庄子》《南华经》《淮南子》等
发展历程
原始宗教:对日月星辰、风雨云雷电、山岳湖海河川的自然崇拜;对动植物神级图腾崇拜;前兆信仰与卜筮、占星;天帝崇拜与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行中鸟击的危害与防范(共48张PPT).ppt VIP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先辈伟人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5.pdf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3.pdf VIP
- 医疗文书书写及规范.ppt VIP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追寻伟人足迹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合力CPCD35-KU5Y4G3 叉车零件图册l.pdf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2.pdf VIP
- 课前小游戏-看字说颜色(必须wps打开).pptx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