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业者常识
创业者常识:如何挑选正确的投资人
重感冒在家,借病推了两个会面。深冬成都阴沉沉,开着空调无事可做。看李国庆大战大摩,想法颇多。索性静下心来,一边整理过去的投资文档,一边开两个主题发表一下看法。谈谈”投资业业态”和”创业者常识”,也是应GameLook邀请。零零散散不成系统,一家之言不必当真,大家当闲话看吧。
稍稍看了一下,”投资业业态”话题系本人首创,而”创业者常识”话题早已参与者众,是否可以理解成在微博这个平台上,说话的创业者远多于投资者?而就个人观察看,喜欢高调表达的PE/VC往往是外资基金或财务顾问机构,内资基金者鲜有发言,倒也符合现在的业态性格。
这个话题讲起来千头万绪,讲的人也不少。但在我看来,大多偏离大道。很多人讲创业者融资,上手就是对立思想,防范意识,尔虞我诈。好像投资与创业,就是零和博弈,投资人赚的钱是从创业者的口袋里掏的(包括最近刚上市的某图书网上商城老总),所以创业者必须也要坏,要学会如何坏方能成功
其实创业者需要明确这么一个事实——投资人见的人,比创业者吃的米还多。指望靠微博上某些大佬或创业前辈的只言片语中提炼出精华武装自身在投资人面前装老练,无异班门弄斧,反而让投资人看穿你的幼稚与不坦诚。更何况就我半月的观察,微博上所谓大佬与前辈,大多不是投资初哥就是创业卢瑟。投资人当然不是慈善家,他们要赚钱,但创业者口袋里的那点钱,远远不能满足他们贪婪的胃口。投资人的思路是,你是有前途的企业,我给你钱,你好好干,我们干大了去上市,赚那些股民的钱。套用BOSTON LEGAL里我很喜欢的一句台词,That’s money rain,多拿创业者一点股份,连Wet都够不上。
有创业者会问,那为什么很多团队最终都被投资人坑得那么惨呢?这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
1、投资人为什么要坑创业者?
很简单,利益最大化。
我刚才讲到,投资人赚的大头在于上市退出或倒手卖掉。但精如专业投资人,除了大头,举手之劳就能捞到的小头也是不会放过的,只要成本收益的帐算得过来。所以投资人明明看好你的企业,但他会压价,会分期,会配债,会对赌。投资人都会压迫创业者接受苛刻的条件,这无关对错。对创业者来说,只需要明白一点,你对自己的项目有多少信心。如果真是一个好项目,投资人绝对不会因为创业者拒绝某些他提出的苛刻条件就愤而放弃项目。很多创业者因为信心不足,全盘答应投资人的要求损失惨重然后埋怨投资人,其实很幼稚。
举个例子,我投的某网游企业,投资时我提出要对赌2010年业绩,该企业负责人同意。临近年底,为达到业绩,该企业在其运营的游戏中大量促销,导致老用户怨声载道,企业声誉受损。负责人对我抱怨说是我害他透支企业发展空间。我答,对赌是你同意的,如心痛,当初为何不降低对赌业绩,少融点钱
这个例子说明,创业者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只是很多人心太贪,又想拿钱又不想背责任——此等好事,哪里去找?
2、什么样的投资人要坑创业者?
这个涉及PE业态,我将在另一个话题“投资业业态”里详述。此处给出结论,三种投资人要坑创业者:
1、产业基金,如一些网游公司所成立的基金;
收购同行,因为不是拿去上市,无法享受资本溢价,所以产业基金给出的价码往往低得可怕。比如互联网产业,一家游戏研发企业,财务PE来投,往往8倍以上(感谢博瑞收购梦工厂制定了行业底线,我们投资人可是很郁闷),而产业基金来收,5倍以内不说,分期付款不说,还拿走企业产品全球代理权。
扼杀同行,微博上的创业者多为互联网行业,产业基金收下的团队的历程,想必不用多说。兼而有之者也不再费言。
总之,产业基金的钱,拿着绝对比财务PE难受得多,被坑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2、层级过分森严的大型基金,考虑同业面子就不点名了;
这个最具欺骗性,我就多说几句。很多年轻的创业者认为,投资人越大越靠谱,看到那些之前投资过上市网游公司的的大机构,就心生仰慕。其实不然,有统计证明,此类机构的投资上市比,远低于中小投资机构。
究其原因,不妨打个比方:一个老师教60个学生的班,和一个老师教5个学生的班,哪个班教出来的学生能力更强?大投资机构的模式,是博概率,重投前轻投后。看项目的时候眼光苛刻,一旦决定投资,撒手不再管——也管不过来,微博特别活跃的某张姓投资人自己声称一年看几百个项目,怎么管后期?
但企业上市,投资只是其中非常初步的一步。
有好的业务,有钱,离上市其实还很远。股权架构、税务安排、关联交易、股东身份、二轮融资可行性、企业管控、法律瑕疵、或有事项……这些上市时会被刨根问底的问题,在初期解决代价很小,到后期甚至可能无法解决。创业者是肯定不懂的,要靠投资人。加之大投资机构,决策层与操作层离得太远,沟通效率低下,权责不明,导致问题频发。创业者对谈的基金代表人,名片头衔动不动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