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标志物梯烷脂分析珠江口厌氧氨氧化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activity in pearl river estuary were analyzed by using bio-marker dioxane.docx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生物标志物梯烷脂分析珠江口厌氧氨氧化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activity in pearl river estuary were analyzed by using bio-marker dioxane
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未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视?.怆签字日期 : t[ Jt 年古月 ìJ)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并同意以 下事项 :1、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2 、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清华大学、、中 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用于出版和编入 CNKI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比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祝主主正在导师签字崎圳 签字日期: 101年年 6 月; 日万方数据利用生物标志物梯烷脂研究珠江口厌氧氨氧化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摘要厌氧氨氧化作用即氨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被亚硝酸盐氧化生成氮气的过 程,是自然界中固定氮移除的重要途径,在全球氮循环中的作用受到高度重 视。梯烷脂是厌氧氨氧化菌特有的脂类,是由三或五个线性混合环丁烷通过直 链烷基与甘油酯或醚骨架相连组成,已经被广泛应用为指示不同环境中厌氧氨 氧化活动的生物标志物。目前已在多个海域的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检测到了梯 烷脂的存在,因此梯烷脂对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的研究以及厌氧氨氧化活动的历 史重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目前,我国河口地区厌氧氨氧化活动的研究刚刚 起步,尚未有利用生物标志物法研究我国珠江口厌氧氨氧化活动的报道。珠江 口是我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河口,富营养化现象的频繁发生为厌氧氨氧化 菌提供了生存环境,因此,为了研究珠江口厌氧氨氧化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我们分别对珠江口水体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和沉积柱中的梯烷脂进行了检 测,并与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结果及溶氧、营养盐和有机质含量进行了 对比,进而明确影响珠江口厌氧氨氧化活动的环境因素。首先,在所有站位的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均检测到了梯烷脂的存 在,证实了厌氧氨氧化活动在我国珠江口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广泛存在。水体中 梯烷脂的空间分布与溶氧和亚硝酸盐分布较吻合,表明低氧和高含量的亚硝酸 盐可能是厌氧氨氧化活动的必要因素,与 NH4+的弱相关性则表明环境中 NH4+ 的含量可能并不是厌氧氨氧化活动的限制性因素。珠江口虎门上游和内伶仃洋 区域悬浮颗粒物中梯烷脂含量较高说明了该区域水体中的厌氧氨氧化活动较 强,且底层水体厌氧氨氧化活动比表层水体活跃。表层沉积物中梯烷脂含量与 厌氧氨氧化菌丰度的分布存在差异,这表明沉积物中的梯烷脂的来源不同,虎 门上游水域沉积物中的梯烷脂可能主要来源于底层缺氧水体沉降,而外伶仃洋 海域沉积物中的梯烷脂可能主要来源于沉积物自身的厌氧氨氧化活动。且从虎 门上游至珠江口外邻海区域 表层沉积物中的厌氧氨氧化菌的种类呈现 由 “Candidatus Brocadia”和 “Candidatus Kuenenia” 逐渐向 “Candidatus Scalindua”转I变的趋势。表层沉积物中梯烷脂含量与有机质指标 TOC 的弱相关性也说明表层沉积物中的梯烷脂含量可能并不完全来自于沉积物本身的厌氧氨氧化活动。 另外,我们还分析了来自珠江口三个不同盐度梯度区域的箱式沉积柱中的梯烷脂。结果表明,珠江口厌氧氨氧化活动存在区域性差异,大致表现为河口 上游厌氧氨氧化活动比下游邻海区域强的趋势,且珠江口上游广州河段 P03 站 位的厌氧氨氧化活动自 1970s 到 1990s 增强,珠江口西部浅滩淇澳岛南侧 L1 站 位的厌氧氨氧化活动近十年来亦逐年增强,珠江口下游邻近外海处 C2T 站位的 厌氧氨氧化活动则呈现近几年快速增强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近些年来由人类 活动输入的营养盐的急剧增加导致珠江口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频繁发生,进而造 成水体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同时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有机质矿化作用的加 剧导致了水体缺氧现象日益严重,为厌氧氨氧化活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 境。与水体颗粒物中的梯烷脂含量对比发现,三个沉积柱中厌氧氨氧化细菌的 来源可能不同,P03 沉积柱中梯烷脂可能主要来源于沉积物中的厌氧氨氧化活 动,而 L1 的梯烷脂可能来自上层水体和沉积物,C2T 的厌氧氨氧化活动可能主 要发生在缺氧水体中。将梯烷脂与 TOC 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 TO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lico0.5ni0.5o2中的掺杂效应-doping effect in lico 0.5 ni 0.5 o2, a layered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及改性分析-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analysis of lithium 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 li 4ti5 o12.docx
- 锂离子电池铋基正极材料的制备 改性及性能分析-preparation, mod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bismuth-based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
- 锂离子电池二元正极材料lini0.8co0.2o2的制备及改性研究-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lini 0.8 co 0.2 o 2 binary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cfe3o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ano cfe3o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o2的制备及其改性分析-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analysis of cathode material s no2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
-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li1.2ni0.2mn0.6o2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li 1.2 ni 0.2 mn 0.6 o 2 cathode material rich in lithium manganes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
- 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碳负极材料量化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分析-quantitative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ilicon graphite carbon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锌锂的合成和改性分析-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analysis of lithium zinc titanate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和li2ti3o7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分析-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ithium 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s li 4ti5 o12 and li 2ti3 o7.docx
- 利用生物质燃料的气化加热设备设计与分析分析-design and analysis of gasification heating equipment using biomass fuel.docx
-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α‐2,6唾液酸糖模拟肽并检测其在 neuro2a细胞中的生物学活性-phage display technology was used to screen α ‐ 2,6 sialoglycan mimetic peptide and detect its biological activity in neuro 2a cells..docx
- 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制备人源性抗肿瘤坏死因子-preparation of human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by phage display technology.docx
-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全人抗dr5 scfv抗体-preparation of human anti - dr5 scfv antibody by phage display technology.docx
-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α‐26唾液酸糖模拟肽并检测其在 neuro2a细胞中的生物学活性-phage display technology was used to screen α ‐ 26 sialoglycan mimetic peptide and detect its biological activity in neuro 2a cells..docx
- 利用剩余刚度理论对在役公路桥梁积累损伤的分析-analysis of accumulated damage of existing highway bridges by using residual stiffness theory.docx
- 利用叔丁醇合成叔丁基苯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分析-selection and analysis of catalysts for tert-butyl benzene synthesis from tert-butyl alcohol.docx
- 利用生物质基合成气制备清洁生物燃料的分析-analysis of using biomass-based syngas to prepare clean biofuel.docx
- 利用数学方法论指导某些函数问题的问题解决的实践分析-practical analysis of using mathematical methodology to guide the problem solving of some functional problems.docx
- 利用数字散斑照相术测量面内微小位移的分析-analysis of measuring in-plane micro-displacement by digital speckle photography.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