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水平考试学习材料2018.2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什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核心素养的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3、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是什么?
(1)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2)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3)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
4、核心素养的研究遵循的原则有那些?
(1)坚持科学性
(2)注重时代性
(3)强化民族性
5、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有哪些?
(1)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
(2)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3)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刘天成讲座
一 、增强课程意识,确保三级课程落实。
1、落实国家课程
2、整合地方课程
3、完善校本课程
二、改进课程实施,强化课程综合育人。
1、统筹课程实施
2、强调德育课程
3、强化实践课程
4、课时灵活安排
三、推进教学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2、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3、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4、落实学科课程标准
四、研究评价改革,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1、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2、建立学生学业质量标准
3、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深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改革
五、做好教师培训,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六、坚持协同创新,形成改革工作合力。
1、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领导,提供保障。
2、教科研部门要跟进指导,专业引领。
3、中小学校要主动探索,积极实践。
(如何做好落实课改?答案是上述六大点)
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刘天成讲座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载体,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立德树人)、(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
2、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六大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师培训)为基础,以(项目研究)为牵动,以(教学研究)为推力,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评价制度)为导向。
3、课程改革主要成效有那哪些?
(1)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
(2)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
(4)育人的针对性、时效性进一步增强。
(5)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
(6)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4、课程实施存在哪些问题?
(1)存在着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过分重视中考学科课程的开设,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2)忽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课程设置不完整、缺乏整合,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脱节错位。
(4)部分校长、教师课程意识淡薄。
(5)支持保障课程改革机制不健全。
5、基本理念
一个方针:党的教育方针
两个规律: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
一个理念: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三个关键: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观
6、《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如何规定的?(8个具体变化)
(1)突出德育课程
(2)调整外语教学
(3)加强科学教育
(4)突出“健康第一”
(5)加强书法教育
(6)加强实践课程
(7)促进课程衔接
(8)倡导综合课程
7、地方课程包括(省情教育)、(专题教育),
省情教育包括(省情通识)、(区域特色),
专题教育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8、省情教育向(低年级)延伸,体现课程(连续性)。
9、专题教育强化(综合),防止(交叉重复),体现(连续性)和(整体性)。
突出:生态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10、地方课程的实施以(主题课)、(综合课)、(实践活动)为主,防止(学科化)倾向。
11、地方课程的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可采取(考试)、(考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论文)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12、地方课的授课教师由谁担任?
(1)主要是兼职教师
(2)各学科教师都可以兼职
(3)要指导学校建立教师积极兼职地方课程的制度
13、什么是校本课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的考研410分经验分享_希望大家少走弯路.doc
- 我自信-我能行2012.7.doc
- 我的自然发音元音字母的总复习2.ppt
- 我院外科系统围手术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分析报告2013年1月.doc
- 截流武道2017全接触空手道全国锦标赛-—-战果汇报!.docx
- 房地产市场分析与项目策划--2015-2016-2.doc
- 房屋建筑工程48考试.docx
- 房屋租赁合同(20180112样本).doc
- 房屋面积测绘报告20170000.doc
- 房山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题.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