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中国海外投资下一站.docVIP

能源中国海外投资下一站.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源中国海外投资下一站

能源中国海外投资下一站   中国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投资走向,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所引发的关注,绝不亚于一个大国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从近期动向来看,中国的海外投资,明显加大了对要素资源的战略储备。这一着,至少比把棋子大多布局在海外证券基金上,要高明得多。      近2万亿外汇储备传出投资讯号   规模庞大且相对稳定的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在金融危机中,让中国显露出了几分“资本为王”的气魄。一方面,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使得中国具备较强的外债支付能力,这无疑是稳定外国直接投资、防止资本大规模流出的实力保证;另一方面,充裕的外汇储备可以用在扩大对外投资和增加进口上,以此来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正如温家宝总理提到的,我们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刺激经济。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方上浦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支持国家扩大内需、增加进口对外汇???金的需要,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融资支持和便利”;同时,“还将进一步探索外汇资金有效运用的方式和途径”。这番言论,被外媒视为中国在利用外汇储备方面的表态,即中国将用更多的资金支持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      前车之鉴:海外投资屡成“冤大头”   海外投资并非新的想法。外管局方面曾表示,和大部分国家的官方资产一样,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多投资于美国国债等政府债,外管局的海外投资一直恪守着“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准则”。而根据美国财政部报告,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的近一年间,中国增持的美国股票超过了700亿美元;另据不完全统计,外管局通过华安投资公司持有英国天然气、苏格兰皇家银行、联合利华等近50家英国上市公司各不到1%的股权,以及澳大利亚3家最大银行的少量股权。有传闻称,外管局用于海外投资的外汇储备预计有一半将会付诸东流,再加上美元资产严重缩水的因素,外汇储备投资可能造成的损失要达到千亿美元之巨。      价格低迷:中国海外投资的机会   经历了亏损之后,中国人才渐渐发现,有时候如何花钱要比如何赚钱难得多。事实上,日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他们不计成本的海外投资充分印证了这点。从1986―1991年,日本的海外投资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其中绝大多数投资指向了美国。当年动辄数十亿的收购案,如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唱片、住友商社收购库克有线电视、松下电器公司收购美国音乐公司(MCA)等,事后只能证明忽视安全性、收益性的规模扩张,不仅不能取得国际竞争地位,反而会累及自身。   和当初同样缺乏海外并购经验的日本相比,中国资本现时走出去至少要占据一个优势。那就是较之日本资本大举进军美国市场时全球地产、股市价格的高位运行,当下的金融危机起码为收购创造了一个较大的议价空间。当然,更便宜的价格并不意味着中国资本就可以“大胃口”地吃下我们认为划算的一切。温家宝总理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就提到,中国政府对于外汇储备的管理要考虑到外汇储备的经营绩效问题。如果盲目地去进行海外投资和扩大进口,那么,这种外汇储备的“消化”,是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      海外投资核心:能源   显然,要良性消化外汇储备,必须正确建立国家的进口战略和海外投资战略,在海外并购中结合国情,选择合适的行业。近期的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有逐步向能源、原材料和农业土地集中的趋势,而金融行业、制造业的并购相对式微。   今年整个2月份,几乎就是“资源投资月”:2月13日,中铝宣布向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商力拓注资195亿美元,在力拓集团整体持股比例增至约18%,同时获得力拓集团董事会两个席位;中国五矿集团紧随其后,在16日宣布旗下五矿有色金属股份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Oz Minerals全部股权;一天后,中俄双方达成协议,中国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俄方则承诺在未来20年内向中国提供3亿吨的原油供应;19日,中国与巴西达成协议,中方向巴西提供100亿美元的贷款,巴西承诺按市价每日向中国供应10万至16万桶石油。粗略估算,中国2月份在能源等相关领域达成交易及投资意向的总金额高达650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额。更有数据预测,中国资源类对外直接投资,在整个2009年将达1500亿―1800亿美元。   这一轮对海外资源类产业的投资,几乎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白明表示,投资较为稀缺的资源能够增强中国的话语权,不至于完全由卖方控制价格;同时,目前石油、矿产等资源的价格大幅下跌,投资成本较以前有了大幅下降。当下一轮牛市到来之时,还将获得很好的投资收益;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则认为,在资源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很难有机会和俄罗斯、巴西这些资源、能源大国谈成这样的合作。从长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