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苏幕遮》教案1
《苏幕遮》教案
【教学目标】
从炼字角度鉴赏诗歌语言,诗歌语言。
【教学重点及难点】
从炼字角度鉴赏诗歌语言,诗歌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宋词有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还记得婉约派有哪些代表词人吗?
(柳永、李清照)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的一首词《苏幕遮》。
二、作者简介
首先,了解这位词人。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婉约派词人。历官太学正、大晟府等。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咏物之作。其词格律谨严,富艳精工,但多是些泛咏之作。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词中老杜”。
三、初读全词,体会情感
诗词是声音语言的艺术。要想准确把握一首诗词最直观的办法就是朗读。
【注音】在朗读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标注一些生字词。
【一读】现在,全班同学一起来朗读这首词。
学生朗读
【二读】我认为读一遍也许还不足以整体把握这首词,我们再朗读一遍。那么,在读的过程中,想想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学生朗读
问:好,现在我请同学来说说,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情感?你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思乡。“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板书 思乡之情】
四、再读全词,赏析语言
问:那么,是什么事物引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请从这首词中找出答案。
明确:荷
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荷就会想到家乡呢?
明确:作者的家乡在杭州,著名词人柳永笔下的杭州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人间天堂。作者看到眼前的荷,眼前的景,自然而然联想到了家乡的荷,从而引发了思乡之情。
【板书 眼前之荷 故乡之荷】
问:那么,从景与情的关系来看,这叫做?
(触景生情。)
【板书 触景生情】
问:在这首词中,哪些句子是描写眼前之荷,哪些句子写的是故乡之荷?请同学们找出来。
明确:上阕 眼前之荷:“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下阕 故乡之荷:“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问:眼前之荷,是实景,而故乡之荷是梦境之境,是虚景,由实景联想到虚景,这种手法就叫做?(虚实相生)
【板书 虚实相生】
师:那么,引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荷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词的上阕。
(生朗读)
问:我们看上阕部分。“燎沉香,消溽暑。”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时的季节和天气是怎么样的?
明确:炎热潮湿的夏季。
师:我们可以想象,这天夜里下着一场雨,所以作者烧香来消除室内潮湿的暑气。但是,不久,天亮了,天气放晴了,作者的心情也变得愉快了。
问:“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两句是如何传达出作者的欢快心情呢?我们注意这里鸟雀的动作。
明确:“呼”和“窥”。(重点讲“呼”字)
问:在古人看来,鸟雀有占卜天晴的功能,古人常说“鸟雀唤晴”。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说是“鸟雀呼晴”而不是“鸟雀唤晴”呢?“呼”字在这里有什么独特的含义呢?
明确:(1)欢呼;(2)呼朋引伴。“呼”字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鸟雀更具有人情味。天晴了,鸟雀欢呼雀跃、呼朋引伴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此时心情的欢快。
【抛砖引玉】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炼字炼得好,对古诗词至关重要。古人作诗作词讲究一字传神,一词达意。杜甫曾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欧阳修也感慨,“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所以,要想准确地赏析诗词,我们要学会赏析诗词中的用字遣词。那么结合我们刚刚谈到的“鸟雀呼晴”这一句来看,在赏析炼字时,我们主要关注哪类词呢?
明确:动词。(还有,形容词)
师:接下来,我们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实到古诗词炼字的答题训练。首先,我们先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思考讨论】
师: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赏析这首词的炼字。清朝著名的词论家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请你分析这两句词中哪个字能够比较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荷的神韵?
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然后按照以上的答题步骤写出讨论后的答案。
(提示:结合我们刚刚说的,从炼字的角度来赏析诗词,重点赏析动词和形容词。)
学生讨论作答
请学生回答
明确:
1、“清圆”
(1)解释含义:清圆在词中指的是荷叶清新、圆润。
(2)描摹分析:一夜大雨过后,雨水将荷叶清洗得碧绿、清新。在朝阳的辉映下,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清新、圆润,一种很饱满的感觉。
(3)效果主旨:只“清圆”二字便勾勒出雨后荷叶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水出芙蓉的简约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眼前荷塘美景的喜爱。
2、“举”:
(1)解释含义:“举”在词中指的是荷叶亭亭玉立、修长挺拔。
(2)描摹分析:水面清碧圆润的荷叶本来承聚着一夜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5章.doc
- 高一第二学期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doc
- 高一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A卷.doc
- 高一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导学案.doc
- 高一英语期末复习冲刺试卷2.docx
- 高一英语词汇竞赛试题三(B-2).doc
-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 高三--第九章--第4课时--电磁感应与动力学的综合应用.doc
- 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统一测试物理.docx
- 高三上学期物理周末小测2.docx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苏幕遮》+教案2.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将进酒》+同步练习1.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将进酒》+同步练习2.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虞美人》+同步练习2.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虞美人》+同步练习1.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虞美人》+导学案1.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虞美人》+导学案2.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虞美人》+教案2.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阁夜》+同步练习1.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阁夜》+同步练习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