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声像长江的波澜一般 听作曲家王世光作品音乐会.docVIP

他的心声像长江的波澜一般 听作曲家王世光作品音乐会.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的心声像长江的波澜一般 听作曲家王世光作品音乐会

他的心声像长江的波澜一般 听作曲家王世光作品音乐会-音乐论文 他的心声像长江的波澜一般 听作曲家王世光作品音乐会 文字 景作人 他的心声像长江波澜一般,充满着不断翻腾的起伏,而他的精神也像长江一样,满载若不屈不挠的意志…… 提起王世光,人们立即就会想起《长江之歌》,那是当年他为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电视片所谱写的主题曲。时隔二十余载,这首歌已成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音乐象征,那宽广的气势、激荡的旋律,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铭记在人们的心房里…… 熟悉世光老师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多才多艺、作品颇丰的作曲家。数十年来,他笔耕不辍,写下了无数歌颂祖国、歌颂民族的激情音符。他的代表作有歌剧《马可波罗》《第一百个新娘》《山林之梦》《长江交响曲》《洪湖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等。作为颇有威望的音乐家代表,他曾担任过两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副主席,1988年至2000年担任中央歌剧院院长长达十三年。 如今的世光老师已七十四岁高龄,退休在家的他不顾病魔缠身,每日坚持创作,新篇不断。在作曲方面,他就像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永远不会“衰老”和“退化”。 鉴于对老作曲家的景仰和尊敬,曾经委约世光老师写作交响曲《长江》和《洪湖》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在省演艺集团等单位的提议和帮助下,策划了一台王世光作品专场音乐会,精选了作曲家历代作品中的代表,于2015年S月12日在武汉琴台音乐厅举行了隆重演出。 这是一场标准的交响音乐会,曲目有:歌剧《第一百个新娘》序曲、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歌剧《马可波罗》选曲,以及《长江交响曲》。音乐会由湖北交响乐团演奏,湖北歌剧舞剧院歌剧团演唱,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青年女钢琴家、指挥家王燕担任独奏和指挥。 作为职业乐评家和世光老师的老部下,我受湖北歌剧舞剧院之邀来到音乐会现场,亲眼目睹了音乐会的盛况,亲耳聆听了世光老师的杰作,所获感想颇丰。 缤纷与深情,浪漫与厚重 世光老师的创作风格十分突出,在我看来,缤纷与深情、浪漫与厚重是其中最主要的。当晚音乐会的第一首乐曲《第一百个新娘》序曲,就是一首充满缤纷色彩的乐曲。原剧本是一部喜歌剧,根据《阿凡提的故事》创作,音乐上有着浓郁的新疆维吾尔特色。这首序曲轻松愉快,节奏鲜明,旋律上既有歌唱性,又有舞蹈性,配器效果十分绚丽。 这首序曲我不知演奏过多少次,每次演奏它时都会感到格外的欢愉和活泼。乐曲开始时,单簧管吹出的维吾尔族旋律配合新疆手鼓的特性敲击,—直在我的心中牢记。 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是世光老师于200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创作的。这是一首单乐章的、近似钢琴幻想曲的作品,以张寒晖原歌曲的旋律为动机,构成了引子与结尾的主题,同时以奏鸣曲式的严格构架,利用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将音乐的深刻内涵尽情展现,起到了揭示思想主题、表达激愤怀念情感的作用。 在这首钢琴协奏曲中,深情是最主要的特色。全曲的音乐自引子开始直至结尾,始终在一种悲痛深切的气氛中进行。独奏钢琴奋力的和弦及波涛般的演奏,极好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寇暴行的控诉,展示了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家乡的斗争信念和精神。 这首钢琴协奏曲很有讲究,它并非简单地将原歌曲改编,而是采用了其中个别典型乐句作为发展动机,以协奏曲的曲式规律和原则进行呈示、变化和发展,故音乐上有着层层递进、细腻融合的特点。正是有了这一特点,整部协奏曲的深情感才得以尽情地体现。 世光老师是国内富有成就的老一辈歌剧作曲家,《马可波罗》是他早年重要的歌剧代表作,亦是中国原创歌剧的优秀典范。当晚音乐会上演唱的几首咏叹调和重唱,都是世光老师最真挚、最深情的歌剧音乐段落。 男中音歌唱家贺磊明演唱的阿合马的咏叹调“阴风飒飒”,是一首揭示内心矛盾与恐惧的唱段,当年世光老师就是根据贺磊明的声音特点创作这首咏叹调的。这首咏叹调很难唱,宽广的音域及长气息的要求令一般的歌唱家难以掌握,同时它还有着很强的戏剧性,是世光老师“歌剧化”音乐的典型代表。 其余三首咏叹调和重唱亦是歌剧中的重要唱段,马可波罗的咏叹调“永别了,美好的青春”是高亢深情的男高音唱段,它的写法很接近西方歌剧咏叹调,其中旋律性、叙述性以及高音的处理都非常符合歌剧规律,音乐的进行有着恰到好处的自然“走向”。 索伦的咏叹调“幸福,幸福”及最后的结尾三重唱,是整部歌剧中最精彩的部允索伦的音乐真挚而纯洁,是忠诚挚爱、无限留恋的情感“写照”。世光老师的旋律写作能力很强,索伦咏叹凋的音调哀痛舒缓,起伏跌宕,完全是情感集中和戏剧展开的典型手法,音乐上十分富有感染力。 三重唱写得非常“坚实”,人物的对峙、情感的互动,均在一种交融的基础上得到了升华。这样的重唱往往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