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限空间无限可能——诺·盖特《中提琴空间》( KNOX)中的现代演奏技法研究
有限空间无限可能——诺·盖特《中提琴空间》( KNOX)中的现代演奏技法研究-音乐论文
有限空间无限可能——诺·盖特《中提琴空间》( KNOX)中的现代演奏技法研究
胡静[1]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后随着电子音乐的出现,作曲理念和演奏技法也随之发生了变革,这时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中提琴作品,使它成为了与现代音乐较为亲近的乐器之一。本文以当代作曲家、中提琴演奏家诺·盖特的作品《中提琴空间》(KNOXVIOLA SPACE)为例,对现代中提琴的演奏技法进行深度探究,相信这一研究对弦乐领域的创作、演奏及当代演奏技法的教学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诺·盖特(Garth Knox)/中提琴/现代音乐/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5)04-0117-7
[1] :胡静(1980~)女,浙江音乐学院管弦系讲师。
20 世纪后,中提琴这件并不耀眼的乐器随着现代音乐的步伐在独奏舞台上大放异彩,20 世纪上半叶,亨德米特、沃尔顿、巴托克创作的中提琴协奏曲对20 世纪的器乐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20 世纪三大中提琴协奏曲。而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涌现出了更多优秀的中提琴当代作品,更为丰富的中提琴演奏技法赋予了她更为丰富的表现力。本文以当代作曲家、中提琴演奏家诺·盖特的作品《中提琴空间》( KNOXVIOLASPACE)为例,对现代中提琴的演奏技法进行深度探究。
诺·盖特(Garth Knox),1956 年出生于爱尔兰,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期间获得了中提琴和室内乐的多个奖项,毕业后活跃在伦敦多个著名乐团,演奏风格从巴洛克到现代音乐。1983 年参加著名巴黎现代乐团Ensemble Interporain,并经常担任独奏演出。1990 年加入Arditti 弦乐四重奏,成为国际主要音乐厅和艺术节的常客。早期的诺盖特是以中提琴家和室内乐演奏家闻名于世的。但在1998 年,诺盖特退出了四重奏,他潜心于作曲,一方面研究古中提琴,一方面探讨和发展提琴的演奏技巧,受到国际上广泛的关注。现在他常居巴黎,在世界各地开独奏音乐会、讲学,以作曲家、演奏家、教师等多重身份活跃于世界舞台。
2011 年,诺·盖特(Garth Knox)受邀上海国际中提琴艺术周,并举办了全部是20 世纪70 年代之后的当代中提琴作品专场音乐会,包括利盖蒂(G.Ligeti)、乔治·本杰明(G.Benjamin)、贝里奥(L.Berio)、西村朗(A. Nishimura)的作品,同时还演奏了他本人创作的《中提琴空间》(VIOLA SPACE),包括笔者在内的听众无不被当代音乐的魅力所折服。并在之后的大师课中精彩演绎解读了这部作品在中提琴上的奇思妙想。《中提琴空间》这部作品是献给著名中提琴家今井信子,是东京“viola space”国际艺术节的委约作品。2009 年由SCHOTT 出版社在德国出版了该乐谱,发行同名的专辑《Garth Knox -Viola Spaces》获得了德国唱片奖。与此同时,国际著名的专业弦乐期刊STRAD近年多次刊对登诺·盖特及他的作品的演评论及相关文章,充分体现了国际乐坛对他的作品的关注。
《中提琴空间》由8 段相对独立的乐曲组成,每一段乐曲集中通过一种演奏技法进行展现,并各有标题,看似没有紧密的主题贯穿,但从8 段乐曲的速度布局来看,作者将整套作品进行了精心的规划。8 段作品的速度依次是132,44,96,72,108,52(标记为自由并有四次变速,52-50-60-40-120)50,80。速度变换快慢有秩,并在终曲运用环弓跳弓等快速弓法将全曲推向极致的高潮,在辉煌中结束。演奏技法的排列也动静有致,左右手的技术也有序穿插,作品虽然在表现极致的演奏技法,但整套作品欣赏下来却充满了趣味性和音乐性。下面将以演奏技法为线,逐一分析。
演奏技法一:在琴桥边(Sul ponticello)
当弓靠近琴桥演奏时,越接近琴马,演奏时所发出的泛音越多。依靠弓的不同压力、位置和速度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弓在琴马边演奏的声音和效果。在传统的演奏中,弓在弦上的有效演奏区域在琴马和指板之间的位置,但为了更为丰富的音色表现力,在琴马的左侧甚至四周都成为了当代作品表现声音变化的新的演奏技法之一。诺盖特第一段乐曲“Beside the bridge”着重展现了弓与琴马的各种关系和多种音色。
这首作品的25-32 小节,乐谱中标记“irising”, 这一演奏技法意为:从很轻的正常的演奏开始,运用全部的弓速渐强并快速向琴马移动,并展示隐藏在其中的泛音,再渐弱回到正常的位置,这一演奏要注意保持弓的快和轻,避免突然性的抽弓。类似之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们的单簧管教学到底缺什么?——对两届北京国际单簧管比赛结果的反思.doc
- 我国美声唱法研究的跨学科倾向与侧重点.doc
- 戏曲风格声乐作品演唱与教学研究.doc
- 我国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原则——基于罗恩菲德“美术发展阶段论”的思考.doc
- 我图画我心——浅谈借助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doc
- 我所认识的巴托克(下).doc
- 我国音乐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几点思考.doc
- 我的反省 连载二十三.doc
- 戚建波 独特角度讲述“中国梦”.doc
- 戴尔·奇胡利和他的吹制玻璃艺术.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