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狄考文山东岁月(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教士狄考文山东岁月(上)

传教士狄考文山东岁月(上)   从1864年到1884年,在20年的时间里,狄考文夫妇苦心经营的学校,从一所小小的蒙养学堂,发展壮大为中学,最后又扩建为一所完全意义上的大学。   1860年,随着《天津条约》的生效,地处胶州半岛最北端的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成为新开设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虽然当时登州已是一座拥有7万多人口的城市,但由于港口“滩薄水浅”,最终被烟台取代。   1864年1月初,当狄考文夫妇抵达登州时,这里还差不多和中国内地的城镇一样落后。狄考文夫妇和同来的郭显德夫妇住进一处小平房。他们当务之急是解决取暖问题,然而在登州却买不到铁炉子――买那样的东西,要去烟台,甚至去上海。狄考文只好自己动手用马口铁做了一个炉子,还制作了一台煤球机。因为对居住条件的失望,郭显德夫妇犹豫再三,还是去了烟台――对登州这是一个损失,但对烟台却是一个收获。不过,这是后话。狄考文夫妇留了下来,他们用简陋的设施建成新家。   狄考文的英文名字是Calvin WilsonMateer,1836年1月9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农场主家庭。“狄考文”是他为自己取的中文名字,他的夫人邦就列(Julia A.Brown)来自俄亥俄州。1862年12月27日,他们举行了婚礼。那天,狄考文在日记中孩子气般地写道:“我发现结婚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第二年初,狄考文收到美国长老会差会部的回信,通知他去中国传教的申请已获批准。这对他来说,犹如“寒冬腊月的一缕阳光”,因为这意味着“毕生的志向即将成为现实”。早在5年前从杰弗逊学院(JeffersonCollege)毕业后,他就选定传教士工作为终生事业,并渴望前往中国传教。现在,他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狄考文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是我27岁的生日。我希望明年的生日将会是在中国度过的。宽厚而仁慈的上帝让我在祖国的土地上度过了27年的岁月。他一定也会让我在中国的土地上度过同样长的时光!”   但去中国的航程却是漫长而艰辛的。7月3日,狄考文夫妇从纽约登船,首先向南驶往好望角,然后向东沿澳大利亚北岸行驶,最后折向北方。那时,从美国西海岸开往亚洲的客轮航线还没有开通,苏伊士运河也才刚刚动工。同行的郭显德(HunterCorbett)夫妇也是受长老会差会部的委派前往山东登州的。历经165天,12月6日,他们终于在上海登陆。登州离上海还有500多英里,唯一的途径是乘船北上到烟台,然后再走陆路。总之,又经历一番周折,他们终于来到登州小城。   郭显德转往烟台后,在那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的事迹,可以略作说明的是:1866年,郭显德开办了毓璜顶文先小学(男校)和会英小学(女校),这是烟台最早的西式学校。随后他还在胶东各县创办小学40余所。文先小学和会英小学后来发展成烟台益文商专,即今烟台二中的前身。1890年,郭显德的继室夫人在毓璜顶开设了一间诊所,这就是今天烟台市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毓璜顶医院的起点。1900年,郭显德夫人还开办了烟台第一个幼稚园。1920年1月,郭显德在烟台去世,葬于毓璜顶北坡。   狄考文也致力于教育的普及。到登州后不久,夫妇整修了一所古老的观音堂,开办了登州蒙养学堂(Tengchow Sch001)。1864年9月,学校开课了,学生是6个小男孩。学校聘请教师,用汉语教学。狄考文有时教授算术,邦就列则讲授地理。学校还为孩子们提供食物,并保证他们的衣服随季节更换。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蒙养学堂逐渐由小学发展为中学,并于1876年更名为登州文会馆(Tengchow Boy’s HighSchool)。   学校开办后不久,1866年,邦就列的妹妹邦玛吉也远涉重洋来到登州,帮助姐姐照料学堂。1871年,她与来登州传教的哈丕森(E.P.Capp)结婚。但丈夫当年就不幸病故。之后,在狄考文的帮助下,哈丕森夫人开办了登州文会馆女子学堂(Girls’Schoolat Tengchow)。1882年,哈丕森夫人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去世前,她把自己的微薄积蓄捐献给女子学堂,用于校舍建设――她生命的全部都献给了登州女子学堂。   狄考文夫妇的亲属中,为登州女子学堂作出贡献的还有狄考文的小妹狄莉莲(Lillian Mateer)。1881年,狄莉莲来到登州任教于女子学堂。1883年,她与威廉?塞缪尔?沃克(William Samuel Walker)牧师结婚,随即转往上海一所南浸信会学校教书。不久因丈夫健康状况恶化,夫妇一同返回美国。   1877年,登州文会馆迎来第一届毕业生,是三名男生。他们在这所学校学习了13年,修完了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全部课程,甚至还学习了天文学。关于毕业典礼,狄考文记述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举行了一次圣餐仪式。这几个年轻人在毕业典礼上所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