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葬我高山上寻访最后台籍高山族老兵.docVIP

何日葬我高山上寻访最后台籍高山族老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日葬我高山上寻访最后台籍高山族老兵

何日葬我高山上寻访最后台籍高山族老兵   1946年12月,台东县的卑南人谢贺在高雄登上了一艘前往大陆的运兵船,那时的他并不知道,此后他要等上将近半个世纪,才能够重返故乡。      船上挤满了国民党整编70师的台湾籍新兵,谢贺所在的是139旅279团3营,与他同属一个营的还有花莲县的阿美人陈荣华。      轮船起航了,谢贺看着台湾的土地渐渐隐入了夜色,他开始抑制不住地想念家乡的母亲,但是他没有机会逃离,也不知道在前方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此时的谢贺已经在70师接受了一年的训练,但是一直到部队从高雄出发,长官都没有告诉他们这些台籍新兵此行的目的地乃是大陆的内战战场。      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轮船抵达上海。在那里仅仅停留了一个晚上,这些台籍新兵又被驱赶着上了前往徐州的火车。在解放军的凌厉攻势下,仓促应战的70师各部几乎都是一触即溃,这些台籍士兵随之接受改编。      经过简单整训后,谢贺加入了刘邓大军,随军转战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接下来,谢贺又被调到上海,为“解放台湾”做准备。1956年后,他接受转业安置,并在厦门定居,此时的他,已经从一名几乎不会讲“北京话”的台湾原住民青年,成为了新政权的一名基层干部。      在谢贺定居厦门的时候,陈荣华、林松山、林春福、慕兰、薛悟郎、哈西鸟、陈金来、何奇才、王清吉和石田良等10名台籍原住民老兵也先后转业到厦门,他们都有着和谢贺一样的经历。如今几十年时间过去了,这些台籍原住民老兵大多都已故去。当年定居厦门的11名台籍原住民老兵中,目前在世的只剩下3人,仍然留在厦门的只有谢贺一人,其他两人分别是返台定居的何奇才和移居上海的陈金来。      因为战争,这些台籍原住民士兵在被动中来到了大陆,波谲云诡的历史造就了台湾原住民的一次大迁徙,在他们之前,只有极少数的台湾原住民因通婚或经商等原因落户。      根据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所做的调查,1949年后留大陆的台籍原住民老兵共有159人,与台湾在气候、语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很相仿的福建是他们在接受??业安置后分布最为集中的省份,其他的台籍原住民老兵则零散分布在浙江、上海、山东、河南、北京、湖北、安徽、江苏等地。      从台湾到大陆   1945年年底,正在台东南王里的家乡务农的谢贺听到了部队募兵的消息。接收了台湾的70军(后改编为70师)到处张贴公告,宣称参军者每月可获两千元的薪水,且在服役满两年后可由部队安排工作。      如此优厚的待遇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台湾青年,像谢贺一样的原住民青年虽然对刚刚接收了台湾的南京国民政府几乎谈不上什么了解,但也跃跃欲试。      “一来因为年轻,想找工作,二来形势变了,想在军中学习‘北京话’。”多年以后,谢贺这样回忆当初参军时的想法。      他的族名叫萨基亚,此外,像那个时候的许多台湾青年一样,受日本殖民政府的“同化”政策影响,他还有一个日文名字。在加入70军后,按照部队的要求,他为自己取名为“谢贺”,其来源则是他的日文名字的翻译。      虽然和“国军”是初次接触,但谢贺对当兵并不陌生,此前他已经有过三年的服役经历。1942年,日本政府为了给不断升级的战争扩大兵源,开始在台湾实施募兵制度,让年满17岁的台湾青年进入军队,16岁的谢贺也在家中接到通知单,并在接受体检后被送往日军在台东的机场服役。      从荷兰占据台湾开始,台湾的原住民就一直经受着各种统治集团和时局的冲击,就在谢贺在台东为日军服役的时候,与他同龄的数千名原住民青年被日军编入“高砂义勇队”派往南洋作战,其中近半数阵亡。现在,这些台湾原住民青年又要为他们刚刚才知道的“蒋介石”而战斗了。      在台东加入70军后,谢贺即被送往花莲,然后开始了环绕台湾的“行军”和“训练”;到达基隆后,新兵们都领到了军装,同时也开始有了逃兵。谢贺一直记得当时部队惩治逃兵的一幕:几名逃兵被抓回来后,被竹扁担打得血肉模糊;1946年初,谢贺随部队到淡水,在那里练习迫击炮的操作;约半年后,部队又移驻台中,谢贺被派遣去守卫军火库。      1946年年底,部队又到了高雄,一些感受到异样的士兵开始逃离,此时的部队就临时去“抓兵”以补缺额。在编队、点名后,这些台籍士兵开始被分批次送上运兵船。      谢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离开台湾那天的景象:“天快黑了,船刚刚离开港口,就不断有人跳海逃亡,老兵就用机枪扫射,一些聪明的人躲到船身下,可能就这样逃过了一劫。”谢贺也想逃离运兵船,但他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他越来越想念母亲,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她――他是母亲唯一的孩子。      到上海后,部队对台籍士兵的看管开始放松,谢贺记得一名长官曾略显得意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