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宇宙与人生统一――周敦颐“诚体”思想探析
宇宙与人生统一――周敦颐“诚体”思想探析
摘要:周敦颐作为“北宋五子”之首,是宋明新儒学的开山宗主。其著作主要有《太极图说》和《通书》(又名《易通》)。尽管著述不多且内容简短,却是新儒学的经典之作。周敦颐生活在儒、道、释三家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的时代,他立足于儒家经典,尤其是奠基于《周易》和《中庸》之上,建构了一个融合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理论体系。其中。“诚”是一个核心范畴。起着整合天道和人道的作用,它使天道伦理化和伦理天道化得以可能。从而在人伦次序方面迭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即“天人合一”。这一理论成就不仅使先秦儒学体系化,而且为宋明新儒学的理论建构开创了思维路径。但是,作为宋明儒学第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诚体”思想内含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
关键词:诚;天道;人道;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B24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2-0047-03
周敦颐作为“北宋五子”之首,是宋明新儒学的开山宗主。其著作主要有《太极图说》和《通书》(又名《易通》)。尽管著述不多且内容简短。却是新儒学的经典之作。周敦颐生活在儒、道、释三家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的时代,他立足于儒家经典,尤其是奠基于《周易》和《中庸》之上,建构了一个融合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理论体系。其中,“诚”是一个核心范畴,起着整合天道和人道的作用,它使天道伦理化和伦理天道化得以可能。从而在人伦次序方面达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即“天人合一”。以下笔者就从周敦颐“诚体”之内涵、“诚体”之践履和“诚体”思想的理论贡献及其内在矛盾三个方面对其展开探析。
一、“诚体”之内涵
周敦颐的“诚体”思想直接源于《周易》和《中庸》。他一方面吸收了《周易》中的变易思想和宇宙创生论。这在《通书》四十章内容中随处可见。另一方面又继承了《中庸》中的“诚”思想。他以“诚”为本体,将变易作为“诚”的根本属性,其变易过程或自我实现过程就表现为天道、人道以及两者的贯通。
“诚”外化为天道的过程就表现为宇宙创生论。《通书》第一章说: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这里首先需要厘清“诚”与万物的关系。从时间维度来讲,在万物生成之前,“诚”无以立,也就不存在“诚”。只有当万物开始产生、生成之时,“诚”才得以外化而表现出来;就逻辑维度而言,“诚”是本体,万物是“诚”的外化。“诚”是先于万物而存在的。对此。台湾新儒家牟宗三的观点是欠妥当的。他认为:“周濂溪从先秦儒家发展所达致的高峰《中庸》、《周易》开始,他了解的道体就是以《中庸》的诚合释乾元,拿诚体解释乾元的创生过程。”恰恰相反,周敦颐是拿乾元的创生过程来展现“诚”的变易属性,把万物的生成当作“诚”的外化。周敦颐认为万物都禀承了自己的本性。而作为“得其秀而最灵”的人更是继承和发扬了自己的本性,而这本性就是“纯粹致善”的“诚”。因此“诚”就从天道(乾元)回归人道。《通书?诚下》章说:
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至易则行难。果而确,无难焉。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从这一章及其相关内容可以看出。“诚”外化为人道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诚”与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及百行的体用关系。“诚”是五常与百行的本体,而五常和百行是“诚”的作用与表现。其次,“静”、“动”。“有”、“无”的转化和统一是“诚”的变易特征。其体现在道德方面就是无为和有所为的统一。学者蒙培元认为:“诚又是‘有’和‘无’的统一,它以‘无’为体,即所谓‘无极之真’。这本是来自佛、道,与儒家‘有’的哲学并不相通。但周敦颐的贡献也正在这里。‘无’是一个没有规定性的范畴。相当于‘非存在’而不是‘不存在’,‘非存在’也就是存在,‘不存在’却是真正的空无。”如其所说。“诚”本身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富有辩证色彩的。再次。“诚”表现为一个实践理性的发展过程。如《通书?诚几德》章所说:“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诚”的最初表现是“无为”,“无为”并不是寂然不动。无所作为。一方面,“诚”处之泰然,无思无为;另一方面又时刻蕴涵着动,无所不思,无所不为。故《通书?恩》讲:“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通书?动静》中说:“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通书?圣》中也说:“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嘉兴公需课-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答案2.pdf VIP
- Ansys&Workbench基础教程.ppt VIP
- 大学女生生理卫生讲座.pptx VIP
- 《露地葡萄农业气象服务技术规程》.docx VIP
- 初中道法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2024年同步练习卷.pdf VIP
- 2025年春季江苏省港口集团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高清版)DB53∕T 1359-2025 高速公路基层磷石膏应用技术规范.pdf VIP
- .2024.12.3山东潍坊双星农药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虫螨腈技术改造项目报告书潍坊滨海化工产业园工业街以北潍坊宜新环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pdf VIP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优质课件.pptx VIP
- (推荐!)ISO 10009-2024 质量管理——质量工具及其应用指南(中文版-译2024-07).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