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悲凉人生中缕缕温情
悲凉人生中缕缕温情
有一种悲凉叫温馨,有一种绝望叫希望,这是我品读《项脊轩志》时产生的刻骨铭心的感觉。归有光用平淡如水的文字抒写至真至诚的性情,用悲苦苍凉的人生烘托弥足珍贵的亲情;是历历在目、活灵活现的亲情温暖了我的心灵,是多灾多难、无可掌控的悲凉冰冻了我的希望。对于归有光,笔者除了悲悯还是悲悯,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项脊轩志》借一座百年老屋的沧桑变迁和三位女性的悲苦离世反映了一种失败的人生与悲凉的生活,让人产生一种寒心透骨的伤感和不能自主的无奈。然而这样的悲是从何处来的呢?
首先,来自归氏家族的分崩离析,萧条败落。文中有言:“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由篱到墙,由通到塞,百年老屋被七分八切,家庭成员心理隔膜加深,鸡、狗东奔西跑,客人穿过厨房赴宴,整个大家庭呈现出它的杂乱无序和破败惨淡。作者虽是不动声色地在叙述这种变化,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浓郁的悲凉和苦涩的无奈,特别是那种分割而居,离心离德的现象更令作者痛心疾首。《震川先生集》有关归氏家族发展到归有光一代的情况有这样的记载:“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未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其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冥冥汶汶,将入于禽兽之归。平时呼召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辄计杪忽。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以易荐新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归氏家庭之中,贪鄙诈戾者有之,不学无礼者有之,形同陌路者有之,愚顽自私者有之,背祖忘宗者有之……这种人心堕落,家风丧尽的现象正可补证“诸父异爨”的事实。实际上,归有光是一个家族观念很强的人,他神往祖上人丁兴旺,家庭和睦,家风正统的时代,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归家已是日落西山,光景凄惨。他痛心,他又无奈;他悲凉,他又不甘。这种忧患和悲凉,???苦和伤心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作品沉郁悲悯的情感氛围。
其次,来自三位至亲女性的离世。归有光束发读书项脊轩中时,母亲早已谢世,他只能从哺育过他家两代人的老妪之口,了解到母亲的一言一行以及她对儿女的殷殷深爱,不免悲从中来。生命的转瞬即逝,母爱的荡然无存,命运的聚散离合,死亡的潜在威胁等等,都让归有光敏感忧郁的心痛苦不已,哀哀无告。归有光的祖母,面对归家“读书久不效”,“功名久不取”的事实,将希望全寄托在长孙身上。在她的慈爱、期望与激励之中夹杂些许酸楚的话语,孙子虽然记忆犹新,但老人却已不在人世。妻子来归,暂时驱遣了作者的落寞无依之感,谁知好景不长,几年之后妻子又去世了,作者再次跌入感情的低谷。七岁丧母,少年时祖母去世,不到而立之年又丧妻,这三位女性,是他一生感情的依托,却一一离去。人在命运面前显得多么无能为力,内心的忧郁痛楚却与日俱增,归有光早已不堪重负,他需要一个地方放松,他需要一种途径来解脱,可是命中注定,他只能活得如此凄凉,如此沉痛!
其三,悲凉来自作者自身发展的坎坷曲折。归有光十五岁读书轩中,足不出户,“竟日默默”,以求奋发有为,博取功名。初作志文时,连秀才都不是(归有光二十岁考中秀才),但从他以曾经昧昧一隅最终名闻天下的蜀清―诸葛孔明自比,则可知志向之远大。他曾自嘲:“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坎井之蛙何异!”自嘲之中包含着高度的自信。补作续文时,归有光已经中举(归有光中秀才后连考六次才于三十五岁那年中举,此后,又有八上公车不遇的坎坷经历,一生最大的任职仅是县令而已),但从文中已看不到他对前途的任何憧憬了。科场接二连三的落第,仕途聊胜于无的卑微,消磨了他的雄心壮志,他再也无心放言高论了。
其四,悲凉来自百年老屋的衰败零落和作者生活处境的形景相吊。“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写其狭小;“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写其破败;“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写其窘迫;“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则昏”,写其阴暗。寥寥几笔,于平实介绍中渲染出一种衰败、阴冷的凄清气氛。作者对阁子稍加修葺,弥补了破旧雨漏的缺陷;辟窗筑墙,弥补了昏暗阴冷的缺陷;杂植花木,弥补了零落残败的缺陷。略加整理,面貌稍新,作者便在这既不宽阔也不完美的世界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起来: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啄食,人至不去”的庭阶寂寂;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月色幽幽。这些匠心独运的美化和津津有味的消遣,其实透露出一种寒彻肌骨的冰凉。可以设想,如果一个人陶醉到昼夜以小鸟为友,以明月为伴,以花木为邻,以诗书为乐的程度,那么这个人该有多么孤独,多么落寞。他沉浸在一个独立自足的天地却早已被热闹缤纷的世界所遗忘,他沾沾自喜近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