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差异造成CHINGLISH现象及避免对策
文化差异造成CHINGLISH现象及避免对策
[摘要] 当今社会,英语所涉及的范围日益扩大,不断地融入到世界各个民族。中国也不例外,并逐渐由此产生了CHINGLISH。究其产生有的原因,文章尝试从中西方文化习俗的相异点阐述其对CHINGLISH现象的影响,以期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限度地避免CHINGLISH的错误。
[关键词] 中式英语 文化差异 避免对策 跨文化交际
一、有关CHINGLISH及其产生
近年来,中国学者就中式英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李文中认为,“中式英语是一种畸形语言现象,将随着英语的普及和中国英语使用者的自我审视而逐步减少或消亡。”庄绎传认为,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原文理解不透;二是对英语的特点不熟,沿用汉语的搭配和结构。笔者认为,CHINGLISH的由来除去语法错误造成的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受母语迁移的影响。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容易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把英语单词按照汉语思维习惯组合在一起,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如在学生四级作文中所写的watch brother(表兄弟)。
2.受中西方两种文明所带来的不同思维方式影响。思维方式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思维特点。由于语言代表着思维,并受着思维方式的影响与支配,有些使用者把英语词汇、短语填进母语的句式,只找出与中文意思对等的词,然后根据自己的思维规则进行排列。如The four little dragons(亚洲四小龙)这是中国人的翻译,西方人则将理解为“亚洲四个小魔鬼”。因为龙 (dragon)在西方是贬义词,是邪恶的象征。
3.受中西方文化习俗的相异点影响。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二、文化习俗差异造成的CHINGLISH现象
1.文化习俗的定义
文化习俗是制度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们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呈现出来的诸多单元事态中的统一体。是贯穿于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民族在称谓,礼仪,招呼,致歉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
2.文化习俗差异的影响
文化语言理论认为,语言和文化之间不可分割。在国门敞开,中国人走向世界,西方人踏进中国的今天,了解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以及其对“中式英语”(Chinglish)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图从以下案例,来说明Chinglish可能会给大家带来的尴尬和不悦。
案例:一位50多岁的美国妇女在中国任教,一位年轻的中国同事请她到家吃饭,一进门,女主人4岁的女儿就很有礼貌地称客人“Granny(奶奶)”,而这位美国妇女却感到不自然;餐桌上,热情的小主人不停地邀请客人“Granny, please eat more.(多吃点)”这使得这位外教显得更为别扭;送别时,小主人又按照平时大人的习惯说 “Walk slowly. Work well.(慢走,走好)”这句道别时的话语,使美国妇女甚至产生了被冒犯的感觉。本来是一次愉快的聚餐,却因为文化习俗的差异,使得这位外教一直闷闷不乐。
在上文案例中,小孩子为了表示对老年人的尊敬,显示自己有礼貌,用“Granny(奶奶)”来称呼,这是汉民族文化习俗的传统,而在英美文化习俗中,Granny这类称呼语老年人精力下降相联系,难怪这位美国妇女不高兴。英语在餐桌上招呼客人时说“Help yourself.”或者“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little more?”而且只说一两遍就够了,吃喝什么由客人自己选择;送客人出门时说“Take care.”或“Goodbye”就行了,而“Walk slowly,walk well.”让老外不明白,他们觉得自己身体好好的,为什么要慢慢地走?
由此见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思维模式,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他们都有各自的说话规约或习惯。有许多话题是西方人和中国人都能接受的,如个人业余爱好,节假日,电影或书籍等,但许多西方人认为年龄、宗教等涉及个人隐私,不宜作为话题。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谈话双方不假思索地只顾遵循自己的说话方式,就会打破对方的说话规约或习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主动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防止语言失误,防止由于Chinglish所产生的交际故障。
三、了解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避免由此造成的CHINGLISH现象
Chinglish是任何一个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要减少其发生的唯一途径是在学习过程中增加目的语的文化导入。
1.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的途径很多
(1)阅读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编写的英语资料。书本是帮助了解风俗习惯的最丰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