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免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六国免费

十六国纷争与民族问题 一、“族类”、“民族”与“族群” 二、十六国纷争的三个历史阶段 三、历史启示 第1页/共22页 卷101——卷130 第2页/共22页 蒋福亚(1938年—) 1983年版 第3页/共22页 周伟洲(1940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修订版 第4页/共22页 马长寿(1907—197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修订版 第5页/共22页 一、“族类”、“民族”与“族群”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礼记·王制》 第6页/共22页 山阴令江统《徙戎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晋书》卷56《江统传》 第7页/共22页 梁启超在1903年向国人介绍布伦奇理(J.K.Bluntschli)关于民族定义时指出: “民族者,民俗沿革所生之结果也。民族最重要之特质有八:(一)其始也同居于一地(非同居不能同族也,后此则或同一民族而分居各地或异族杂处一地……);(二)其始也同一血统(久之则吸纳他族,互相同化,同不同血统而同一民族者有之);(三)同其肢体形状;(四)同其语言;(五)同其文字;(六)同其宗教;(七)同其风俗;(八)同其生计。有此八者,则不识不知之间,自与他族日相隔阂,造成一特别之团体固有之性质,以传诸其子孙,是之谓民族。” 第8页/共22页 孙中山《三民主义》:“我们研究许多不同人种,所以能结合成种文相同民族的道理,自然不能不归功于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五种力”。 斯大林(《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1929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第9页/共22页 马克斯·韦伯 (Marx Weber1864—1920) 某种群体由于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或者由于迁移中 的共同记忆,而对他们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这种信念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相当重要,这个群体就被称为族群。 第10页/共22页 吴泽霖《人类学词典》:族群是一个由民族和种族自己集聚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这种结合的界限在其成员中是无意识的承认,而外界则认为它们是同一体。也可能是由于语言、种族或文化的特殊而被原来一向有交往或共处的人群所排挤而集居。因此,族群是个含义极广泛的概念,它可用来指社会阶级、都市和工业社会种族或少数民族群体,也可以用来区分居民中的不同文化的社会集团。 第11页/共22页 族群与民族的区别与联系: (1)民族是族群的一种,它主要是指哪些具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界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因此,民族是被制度化了的族群; (2)族群除了民族之外,还可指一个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 ; (3)族群还指一些社会群体。 第12页/共22页 十六国历史始于304年,终于439年。起始与西晋相叠,后期与北魏相叠。 十六国主要是由“五胡”建立的,但也有部分汉族政权。 十六国是一个习惯性称呼,指此期立国较长的十六个割据政权。另有几个政权年代较短,不在其列。拓跋鲜卑建立的代-北魏亦未计入。 除立国川蜀的成(汉)外,其余十五国均在北方。 一赵(后赵) 一夏 二汉(汉-前赵 成汉) 三秦(前 后 西) 四燕(前 后 北 南) 五凉(前 后 西 北 南) 匈奴三:汉-前赵 夏 北凉 鲜卑五:前燕 后燕 南燕 南凉 西秦 羯一:后赵 氐三(包括賨):前秦 后凉 成汉 羌一:后秦 汉三:前凉 西凉 北燕 第13页/共22页 汉族建立的冉魏和鲜卑族建立的西燕不在十六国之列。 第14页/共22页 二、十六国纷争的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 前赵和后赵时期(317—352年) 前、后赵是刘渊建立的汉政权分裂而成。刘渊310年死,其子及族子刘聪、刘曜灭西晋,318年刘聪死,刘曜夺权,建都长安。改国号为赵。羯人石勒反赵,在东部地区建立了后赵,定都襄国(今邢台)。 第15页/共22页 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 第16页/共22页 公元329年,石勒灭前赵。 公元333年,石勒病死,政权落到其侄石虎手中。 公元349年石虎死,诸子争位,相杀。 其养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