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谚中国茶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茶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学分】
【参考学时】
【讲授学时】
【试验学时】
【实习学时】
【课程性质】 选修课
【】【】
【】【】
【主要教学内容】
序篇 茶的基础知识
第一 茶叶的种类 一、茶类的形成与发展
二、茶叶的分类
三、茶叶之名
第二 名茶 一、名茶概述
二、历史名茶简介
三、现代名茶简介
四、中国部分名茶简介
第三 茶叶品质鉴评 一、茶叶审评方法
茶叶品质的好坏,等级的划分,价值的高低,主要根据茶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项目,通过感官审评来决定。感官审评分为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即干评和湿评。
二、茶叶审评程序
三、茶叶审评项目
四、茶叶的鉴别
第四节 茶叶贮藏保鲜 一、影响贮藏茶叶品质变化的环境条件
通风、干燥、无异味。
绿茶,一年保质期,并且存放冰箱。
乌龙茶,18个月,其中铁观音应该放冰箱,其他的不需要。
红茶18个月
黑茶,越陈越香。 二、茶叶的贮藏保鲜方法
封闭性的保鲜储存。
【基本要求】
掌握茶的分类和概念、几款有名茶叶的名称、品鉴方法和储藏方式。
上篇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两晋南北朝士大夫饮茶之风与茶文化的出现 一、汉代文人与茶结缘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南北朝。但若论其缘起还要追溯到汉代。值得注意的是,最早开始喜好饮茶的大多是文化人。王子渊、司马相如、赵飞燕、张载,以文学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气质来看待茶,喝起来自然别是一种滋味。这就为茶走向文化领域打下了基础。尽管此时茶文化尚未产生,但已露出了好苗头。 二、两晋南北朝的奢靡之风与“以茶养廉”
茶文化产生之初便是由儒家积极人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奢侈之风,便是一个明显的佐证。 三、两晋清谈家的饮茶风气 四、南北朝的宗教、玄学与饮茶风尚第六章 唐人陆羽的《茶经》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一、唐代茶文化得以形成的社会原因
唐朝时期,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二、茶圣陆羽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三、陆羽的《茶经》及唐人舛茶文化学的贡献
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第章 宋辽金时期茶文化的发展一、五代继唐开宋,文士茗饮别出新格
二、宋代贡茶与宫廷茶文化的形成
三、宋人斗茶之风及对茶艺的贡献
四、宋代市民茶文化的兴起
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在这种场合各种茶文化不仅继续在宫廷、宗教、文人士大夫等阶层中延续和发展,茶文化的精神也进一步植根于广大民众之间,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聚会、人际交往的媒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五、辽金少数民族对茶文化的贡献第章 元明清三代茶文化的曲折发展一、元代茶艺的简约化是对宋代“败笔”的批判
元代虽然由于历史的短暂与局限,没能呈现文化的辉煌,但在茶学和茶文化方面仍然继续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创新。元代已开始出现散茶。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民间则以散茶为主。由于散茶的普及流行,茶叶的加工制作开始出现炒青技术,花茶的加工制作也形成完整系统。茶入元曲,茶文化因此多了一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二、明人以茶雅志,别有一番怀抱
明代饮茶风气鼎盛,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又一个兴盛期的开始,一是形成饮茶方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二是形成紫砂茶具的发展高峰。三是为茶著书立说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三、晚明清初士人茶文化走向纤弱
清代沿承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现念,其茶文化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形成了更为讲究的饮茶风尚。二是茶叶外销的历史高峰形成。三是茶文化开始成为小说描写对象。四、清末民初茶文化走向伦常日用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中,城市乡镇的茶馆茶肆处处林立,大碗茶摊比比皆是,盛暑季节道路上的的茶亭及善人乐施的大茶缸处处可见。“客来敬茶”己成为普通人家的礼仪美德,由于制作工艺的发展,基本形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doc VIP
- 三年级上册劳动人民版雏菊盆景迎重阳教学设计.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清单(记忆版).pdf
- 2025年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低空空域风切变灾害预警与飞行安全协同控制体系研究.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力士乐样本1-液压泵和马达.pdf VIP
- 儿童,颜色,填涂画.docx VIP
-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VIP
- 学堂在线 人工智能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