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与减持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doc

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与减持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与减持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以建设银行为例 4案例介绍 4.1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概述 建设银行于2005年6月17日与美国银行签署战略协助和投资协议,至此双方建立了 战略合作关系,开始了双方长达八年的战略合作。美国银行在风险管理、零售业务、产品 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建设银行在发行H股前引入美国银行,希望能学 习美国银行相关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以期提高建设银行的业务能力和治理水平。建设银行 在2006年引进另一境外战投富登金融,富登金融为建设银行提供中小企业、资金交易、 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分享与培训,但富登金融与建设银行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等 领域的业务合作较少 4.1.1建设银行概况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10月,业务规模、资产规模等均居我国银 行业榜首,在国际金融界也享有较高的声誉与影响力,2013年末以约为1,878亿美元市值 在全球上市银行排名第五。建设银行基本概况如下表所示: 4.1.2美国银行概况 美国银行(Bank ofAmerica),原名美国美洲银行,创建于1968年10月7日,2002年 8月,美国美洲银行将其在中国大陆注册的中文名正式改为“美国银行”,并在全球统一 使用该中文名。美国银行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业务范围遍布全球,与几乎所有的 美国财富500强企业和80%的全球财富500强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 4.2美国银行入股与减持建设银行概述 美国银行于2005年8月29日受让汇金公司转让的17,482,209,3467股,并承诺在H 股成功IPO时,再认购1,650,765,000股。2008年5月28日,美国银行再次购入60亿股H 股,成本价为每股2.42元港元,增持后持有10.75%的股份。2008年11月28日,根据与 汇金公司签订的协议,美国银行以建设银行2008年9月30日经审计每股净资产的1.2倍 的价格买入19,580,153,370股H股,约占已发行股份的8.38%,总计持有19%的股份。 美国银行认购建设银行首次公开发行的股份于2008年10月27日上市流通,在此之 后,美国银行自主在二级市场进行了减持。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以每股配售价3.92 港元的价格出售56.2亿股H股。2009年5月13日,美国银行以港币4.2元的价格向境外 基金,国内机构投资者及BOCIAsia Limited出售建设银行共计13,509,319,346股H股,约 占总股份的5.78%。2011年8月31日,美国银行以4.94每股4.94元向机构投资者、境外 基金出售建设银行共计13,077,104,386股H股,约占建设银行已发行总股份的5.23%。美 国银行于2011年11月11日和14日减持4.14%的股份,减持后于2011年12月31日持有 0.8%的股份。2013年9月17日,美国银行出清其持有的20亿股H股,双方长达八年合 作结束。双方长达八年的合作过程中,经历四次增持与六次减持,具体情况如表4-3所示。 4.3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战略协议 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于2015年7月签订了《战略协助协议》,至此美国银行为建设 银行提供战略协助,双方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及管理、信用卡、个人银行、全球资金服 务、信息技术等,进行了全面合作。美国银行为建设银行提供的战略协助如表4-4所示。 美国银行与中央汇金公司在公司治理某些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以保证美国银行的合法 权益。若美国银行拥有5%或以上股份,则能派出一名人员参加董事会,并加入审计、提 名薪酬委员会,且建设银行不能随意修改公司治理章程;若美国银行拥有15%或以上建设 银行股份,所派出董事能加入战略发展委员会。 5案例分析 5.1合作动因分析 5.1.1建设银行引入美国银行动因 政策环境逐渐宽松以及监管层的要求是建设银行引入境外战投的重要推力。自证监会 成立以来,不断调整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要求,并推动内外资银行在业务和股权方面的合作。 2003年12月,银监会对境外战投的资格条件进行了明确,并将个人境外战投的入股比例 调高至20%,全部境外战投的比例提高至25%。2004年3月,银监会启动了国有银行引入 境外战投的工作,并通过出台相关法规对建设银行与中国两家试点银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刘明康多次在公共场合表示对合格境外战投的欢迎,并表明引入境外战投不仅是为了 补充银行的资本金,更重要的是创新银行体制和机制,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银 行的竞争力,并推进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 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银行引入境外战投的重要原因。从下表5-1看出,2001-2003 年建设银行财务状况堪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低下,银行资本不充分;不良贷 款比例高,但拨备覆盖率低,风险管理能力差;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