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二学究天人体贯古今_《史记》的体例第3课夏本纪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pptVIP

高中语文专题二学究天人体贯古今_《史记》的体例第3课夏本纪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第3课 夏本纪 内容索引 先读先知——文本助读 品读研讨—— 文本核心 后读厚积——文本拓展 先读先知——文本助读 语言积累 1.通假字 (1)女平水土,维是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________________ (3)九山刊旅,九川涤原:________________ (4)六府甚修,众土交正:________________ (5)于是帝锡禹玄圭:________________ (6)祗台德先,不距朕行:________________ (7)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________________ (8)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______________ 同“汝”,你。第二人称代词 同“敷”,分布 同“源”,水源  同“征”,征收 同“赐”,赏赐 同“拒”,抗拒 同“避”,躲开 同“洪”,大 度九山:____________          身为度:______       则思三驱以为度:______  2.一词多义 (1)诛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_____          臣不臣则诛:_____          (2)通 通九道:_____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礼义者:_____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_____  惩罚 诛杀 疏通 通晓 普遍 测量,勘测 尺度 限度 (3)度 (4)命 鲧为人负命毁族:___________           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___________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__________   命令(名词) 任命(动词) 命令,让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____          致费于沟淢: ____________          以告成功于天下: ____ 声教讫于四海: ____   比 在……方面 向 到 于 3.虚词归纳 4.古今异义词 (1)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古义: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准绳①,右规矩②。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官。 军人和官员以外的人。 ①测量用的绳子。②画圆画方的工具。 ①比喻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②一定的标准,法则 或习惯;合乎标准或常理,(行为)端正老实。 (3)中国赐土姓。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 (4)天下于是太平治。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原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个时候。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5.说说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 (1)行山表木:__________________ (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劳身焦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表记 为(wèi)动用法,为……感到悲伤 使动用法,使……光大 使动用法,劳,使……劳累;焦,使……焦急 使动用法,薄,使……少; 名词作状语,在……上(赶路) 卑,使……简陋 (7)陂九泽,度九山:____________________ (8)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筑堤防 形容词作名词,低下潮湿的地方 使动用法,使……均衡 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群臣四岳皆曰鲧可:________ (2)可种卑湿:_______ (3)薄衣食,致孝于鬼神: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