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数字图书馆实务 数图研究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数字图书馆实务 数图研究笔记

目 录 第一章 数字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 一. 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 3 二.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功能 4 三. 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挑战 6 四. 几点说明 10 第二章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世界各国的发展 13 一.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 13 二.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15 三. 世界各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开发与建设情况 29 第三章 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开发现状 42 一.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简要回顾 42 二. 文化部及国家图书馆 45 三. 中国科技信息资源网络系统 49 四.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51 五. 中国科学院文献网络共享系统工程 55 六. 上海数字图书馆项目 57 七. 复旦大学数字图书馆开发项目 57 第四章 数字化对传统图书馆的变革 59 一. 数字化资源建设新领域 59 二. 电子文献整理新标准 63 三. 网上读者服务新形式 68 四. 资源共建共享新网络 70 五. 数字图书馆市场运作 72 第五章 数字图书馆实务 75 一. 为什么要建设数字图书馆 75 二. 数字图书馆的需求决策 76 三. 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 77 四. 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建设的具体步骤 79 五.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技术 80 第六章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90 一. 缘由 90 二. 网上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91 三. 网上作品的确权问题 93 四.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94 五. 关于作品的上下载和复制问题 96 六. 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100 七. 数字化转换的法律性质问题 101 八. 图书馆的“特权”问题 103 九. 几点启发和思考 106 第七章 数字图书馆人才建设 109 一. 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09 二. 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人才队伍的结构 110 三. 数字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 115 四. 数字图书馆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116 五. 数字图书馆员队伍建设 121 数字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945年7月,当时担任美国科学研究和开发办公室主任的Vannevar Bush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上被认为是首次谈到了数字图书馆的观点。二十年以后,试图用数字计算机改变图书馆面貌的美国学者Licklider于1965年出版了《未来的图书馆》(Library of future)一书,他大胆地预测了二十世纪末数字图书馆的面貌。以上两位学者被认为是数字图书馆的先驱。当他们提出数字图书馆的观点并对未来图书馆进行大胆预测的时候,这些前瞻性的科学预测对全世界的图书馆员来说还鲜为人知。半个世纪之后,他们的观点和预测已经逐渐地变为现实,而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一词已为图书馆界人所共知。数字图书馆正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它对传统的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无可限量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对图书馆界来说,我们必须聚集一堂,用我们的全部智慧和关注来认真探讨这一挑战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涵义,否则我们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可能被淘汰。 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 当我们来讨论数字图书馆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我们首先应该把数字图书馆放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来加以考察和认识。 我们正在步入以“数字”、“网络”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上任不久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发展计划,其中包括投资4000亿美元兴建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半年之后,世界各国群起仿效,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先后提出了兴建各自的“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1994年,美国又提出了建立“全球信息基础结构”的倡议,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其目标是实现全球的联网和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1998年1月3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召开了Open GIS Consortium年会,会上,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的计划。戈尔认为,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由海量数据组成的、能立体表达的虚拟地球。据悉,数字地球的计划将由美国宇航局协同其他部门组织实施,计划至2005实现,到2020年正式建成。数字地球计划是继信息高速公路之后又一全球性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信息高速公路也好,数字地球也好,这种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以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为其特征的;而其中数字化又是基础,只有通过数字化后才能运用计算机操作和在网络上运行,智能化与可视化才能实现。所以数字化被认为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自本世纪九十年代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