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寻找通往楼兰神秘古道
寻找通往楼兰神秘古道
汉唐时期著名的丝路古道――楼兰道从人们的视野中已经消失千年。人们至今仍然不清楚,这条古道是何时消失的?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否真的那样重大?它所经过的楼兰国国都究竟何在?
尽管被当地人称为“牛头”的丰田车有着非常精湛的沙漠越野性能,而且车里还开启了空调,坐在里面,我还是感觉到一阵阵的眩晕。车子行使在高低起伏剧烈的路面上,就像是大海航行中突遇狂风巨浪的一叶扁舟,一会儿被抛向波涛的顶峰,一会儿又被卷入浪花的谷底。宽大的越野轮胎急速卷起浮土,将其迎面砸向了前风挡玻璃,霎时眼前灰蒙蒙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了。在只有一车宽的道路两旁,是一两米高的雅丹土台,车子仿佛是在狭窄的峡谷中穿行一样。这无疑是一段异常危险、艰苦的旅程。
这时,我们已经进入了被称为“18公里”的路段。过了这个路段,我们就可以抵达楼兰古城了。可是,就是这不长的18公里路程,竟然足足耗费了我们5个小时的时间。
这是2005年9月30日的傍晚,闷热干燥的空气似乎要将我们体内仅有的一点水份榨干。之前,我们刚成功穿越了令人生畏的无人区罗布泊湖心,接着,又一举突破了最为艰险的“18公里”路段的考验。这时,大家的神经已经绷到了极限。好在天黑后不久,我们顺利抵达了楼兰城。
如果说当年的班超、玄奘、马可?波罗也走过这条艰苦的道路,你或许就会理解我们此行的目的。作为汉唐时期中原通向西域的著名丝路古道,楼兰道已被岁月尘封了1000多年,连同史诗般的往事一道,被掩埋在漫漫黄沙之下。我跟随中央电视台“玄奘之路”考察组,驱车千余公里,穿越罗布泊无人区,试图探寻这条西域古道的秘密……
[消失千年的神秘古道,曾是繁华的丝路捷径。]
10月1日,我站在楼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三间房前面。这是没有风的季节,只有白晃晃的太阳直直地射在我的脸上,让我有些刺痛的感觉。我戴上墨镜,将太阳帽的帽檐尽可能压低,可仍然无法阻挡紫外线的侵袭。环顾四周,散乱的房梁堆积在地上,这些被风吹蚀了千年的木头干裂后的纹络竟然美丽无比。远处,??星的佛塔矗立在雅丹台地上,孤独地守望着古城的往日荣耀。
而在1675年前(公元330年)的春天,大漠的东北风却来得异常猛烈,裹夹起砂粒,击打在用红柳枝和泥土混合筑成的楼兰城墙上,发出“噼啪”的撞击声。楼兰城外,在把守楼兰道的烽燧里,一名穿着厚厚棉衣的军官缩着脖子,刚刚把要塞里最后一点银两支付给贩运柴禾的楼兰商人。像平时一样,当天文书就把这件事记在木简上,并在落款写上当时的年号――建兴十八年。
到了公元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挖掘楼兰遗址时,无意中发现了这片木简。在随后的研究中,木简上的纪年让学者们困惑不已: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建兴十八年”这个年号,西晋“建兴”年号只延用了四年,即只到公元316年,而木简上的纪年却多出了14年。这究竟是为什么?
对于这一历史细节,学者们推测:在公元316年“建兴”年号废弃之前,由楼兰通往内地的丝绸之路――楼兰道被沙漠覆盖了。那些被隔绝在沙漠要塞里的可怜士兵,仍然沿用早已废弃的年号,并年复一年地盼望着接替他们的部队。
随后的岁月里,这条曾经把丝绸运到罗马、又把佛教典籍传到中原的文明交流之路,被湮没在了漫漫黄沙下。从此,这条沟通东西的丝路南道从中国的史籍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条神秘的丝路古道当年承当着什么样的作用?从它上面往来经过的都是哪些人?谁来为这条交通线提供补给和保卫?它因何最终遭到废弃而被黄沙掩埋?多年来,这些疑问一直在困扰着学者们。
那是史诗般的伟大年代。西汉时期,雄心勃勃的汉武大帝不甘心西边匈奴的屡次骚扰,决心打通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动脉,遂几次遣兵出征,使匈奴遭受重创。不过后者仍然保有相当实力,以蒲类海(巴里坤)地区为大本营,牢固地控制着天山北麓和南麓东部地区。如此一来,通往西域最便于通行的伊吾(哈密)路通道形同虚设。这样,处于匈奴势力边缘、距离敦煌最近、又能沟通西域南北两道的楼兰地区便成为最后的无奈选择。
在地理学家眼里,楼兰所处的罗布洼地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干燥、高温、少雨、多风沙。春季风沙肆虐,夏季酷热难当,给交通造成极大的困难。在罗布泊地区附近还有大片以白龙堆为代表的盐壳、以龙城为代表的雅丹等特殊地貌,自然环境极为恶劣,交通极其不便。
但是,潜心研究西域历史的中国社科院学者巫新华认为,穿越罗布泊的线路也有不少便利之处。从自然环境看,罗布泊洼地与三陇沙之间是著名的阿奇克谷地,谷地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20~30公里。谷地之东,越三陇沙低丘进入疏勒河谷便可抵达敦煌;谷地之西,西北沿孔雀河直通西域腹地,西南则通往塔克拉玛干南部最东端的绿洲若羌。这是一条连接内地与西域最边界的天然通道。再者,阿奇克谷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十二章 人为灾难的医学救援.pptx
- 030904《项目实施进度里程碑确认单》.xlsx VIP
- 治疗篇第六章骨伤科四肢病证推拿讲解.ppt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3《Keep Fit》(Section A 1a-1d).pptx VIP
- 福特嘉年华说明书.pdf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员及使用人员岗位职责.pptx VIP
-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题(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