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析比较
不同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析比较
[摘要] 目的:总结和探讨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不同药物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每日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口服、血塞通针静滴、尼莫通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0.4 ml,腹部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续10 d,给予降纤酶5 U,每日1次,连用5 d;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给予降纤酶5 U,每日1次,连用5 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39例(78%),有效9例(18%),无效1例(2%),恶化1例(2%),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愈19例(38%),有效19例(38%),无效9例(18%),恶化3例(6%),总有效率为76%;经统计学分析,P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低分子肝素;降纤酶
[中图分类号] R74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050-02
近年来,随着血管超声学、神经介入治疗学、神经影像学的进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认识已从认为症状会在24 h之内完全消失,来源于脑血管的可逆性的神经功能缺损,预后不留有残损症状的传统定义过渡到TIA是由于局灶性脑缺血或视网膜缺血所致的短暂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在1 h之后消失,且没有急性梗死的证据[1]。TIA作为脑梗死的先兆和重要危险因素,如不经治疗约1/3以上会发展为脑梗死。现就本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100例TIA患者,根据其发病机制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并给予1年随访,观察药物的疗效、复发情况等,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35~85岁,平均56.7岁;发作次数每日大于3次的50例,4次的10例,其他40例;合并高血压30例,糖尿病10例。本组100例均符合TIA诊断标准[1]。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作类型、发作频率、病变部位、治疗前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患??每日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口服、血塞通针静滴、尼莫通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0.4 ml,腹部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续10 d,给予降纤酶5 U,每日1次,连用5 d;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给予降纤酶5 U,每日1次,连用5 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情况。
1.3 诊断标准
首先确定TIA主要是由颅内外大血管疾病、心源性血栓、凝血障碍、小血管疾病等因素导致的;其次确定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贫血等;通过血糖检查、全血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进行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M、蛋白S、蛋白C、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凝血酶原时间(PT)、INR、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的检查。通过CT、MRA、血管造影(CTA)及DSA等影像学技术进行颅内血管疾病的诊断;另外,还可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双功颈动脉超声来排除致病原因及颈动脉狭窄情况[2]。
1.4 监测项目
监测治疗前、后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治疗后TIA发作的例数、发作停止时间。
1.5 疗效评定
分为四种情况,①治愈:治疗后24 h内TIA得到控制;②有效:发作在2~7 d内TIA得到控制;③无效:治疗后10 d内未控制;④恶化:发展为脑梗死。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经两种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愈39例(78%),有效9例(18%),无效1例(2%),恶化1例(2%),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愈19例(38%),有效19例(38%),无效9例(18%),恶化3例(6%),总有效率为76%;经统计学析,P65岁的男性,高危险的心源性栓子,表现为半球症状的TIA,颈动脉狭窄大于70%,同侧粥样斑块伴溃疡,距上次TIA小于24 h均是影响TIA预后的高危因素。多数学者认为造成远端脑小动脉一过性堵塞是其主要病因之一,是椎基底动脉或颈动脉系统的粥样斑块病灶纤维帽变薄、破裂、表面形成血栓、附壁血栓及胆固醇结晶脱落或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房内附壁血栓脱落形成的微栓子[5-7]。控制T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万方 写我心中话剧.doc
- 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对照研究.doc
- 万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副作用观察与护理.doc
- 万米高空上红外影像.doc
- 万达院线努力快跑是最好战略.doc
- 万连步“沂蒙农民”八年跨越.doc
- 万通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疗效观察.doc
- 万米高空感动任何风雨都不是告别阳光理由.doc
- 万里单骑治愈白血病,那个叫阳光小病友为我壮行.doc
- 万里寻妻,“田螺仙子”却是借夫生子骗子.doc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伴急性肾衰多器官功能障碍疗效研究.doc
- 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代谢影响.doc
- 不同训练强度对间歇性缺氧大鼠骨骼肌NO和NOS影响.doc
- 不同评价等级CAI与教学效果相互关系.doc
- 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ACS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活性变化.doc
- 不同负荷负重游泳训练对大鼠整体机能和血清T、C、IGF-1影响.doc
- 不同贮存条件对医院库房中中药饮片石菖蒲质量影响.doc
- 不同运动强度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影响.doc
- 不同运动方式对P53TIGARHKII基因表达和乳酸含量影响.doc
- 不同运动水平男大学生观察排球扣球视频眼动特征.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