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武学典籍文化观照
中国武学典籍文化观照
摘要:中国武学典籍是中国武术文化的载体,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内蕴,蕴藏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化精神。中国武学典籍“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和“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坚韧的生命力。从“文化积累和武学传统的认同”和“话语价值与武学精髓的传播”两个维度来看,中国武学典籍有着独到的文化功用,为中国武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学典籍;文化精神;文化功用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1-0085-03
Cultural perspectives of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HUANG Zhen-pe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 521041,China)
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are the carrier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having formed a unique cultural mode and value inherence, containing cultural spirit with eternal vitality. The “respectively elegant, harmonious yet different” cultural bearing and “moral highly valued and individual refinement orientated” cultural discipline of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grow deep down in the soi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ving unique culture value and tough vit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cognition of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martial art tradi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voice value and martial art essence”,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have unique cultural functions, having made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Key words: Chinese Wushu;ancient martial art books;cultural spirit;cultural functions
中国武术在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风格,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1983年至1986年,动员了全国8 000余名专职武术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耗资100多万元,开展了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空前的“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文化遗产”工作[1]。在这次武术普查活动中,全国共收集武学典籍482本,其中包括明代唐顺之的《武编选》,明代程宗猷的《秘本单刀法选》、《秘本长枪法图说》、《少林棍法图说》,明代毕坤的《混元剑经》和清代黄百家的《内家拳法》等武学典籍。武学典籍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载体,保存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精神,千百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式。“传统是一种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东西,传统文化为民族和文化的生存和延续提供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2]。在中国武学典籍的物化形态中,折射出民间传统武术的道德伦理追求,体现了民间传统武术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1中国武学典籍中的文化精神
1.1反映中国武学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
中国文化虽然可以大体划分为儒、道、佛3种主要文化形态,但是这三种文化在历史上从来就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吸收、补充,成为中国文化进步最主要的基调。“各美其美”出自明代《震泽集》,“和而不同”出自《国语#8226;郑语》。“各美其美物,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的是胸怀宽广、宽容大度、注重整体和谐的精神,是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开放精神。
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在中国武学典籍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注重吸纳传统的儒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美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比较研究.doc
- 中专女生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及其与心理问题关联.doc
- 中、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研究.doc
- 中一种叫做“球杆”毒.doc
- 中专学生心理需求特点及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doc
- 中专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分析.doc
- 中专护生考试作弊心理、行为归因与对策初探.doc
- 中专生网络成瘾与睡眠障碍及焦虑相关分析.doc
- 中专生和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比较研究.doc
- 中俄两所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实施对比分析.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