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励志大师PK叛逆儿子,刘墉最成功角色是父亲
励志大师PK叛逆儿子,刘墉最成功角色是父亲
作为华人世界引人注目的作家和励志大师,台湾作家刘墉的才情和成就,自23年前的散文集《点一盏心灯》开始,一直举世皆知且几乎无人敢望其项背。但近年来,一个新人的名气似乎比刘墉更大,这个人就是他的儿子刘轩,现年37岁。在台湾,人们见到刘墉时会说:“喏,这是刘轩的父亲。”
23岁就荣任父亲的刘墉,在30岁之前根本不懂怎样做一个父亲;30岁时终于和妻儿在美国团聚后,刘墉恨铁不成钢的教育方式,让原本就和他疏离的儿子更加抵触他;不管不顾地放任后,儿子却让刘墉感到极其意外――刘轩考上了哈佛大学!儿子出书,销量竟超过作为“畅销书王”的父亲;儿子做主持人,其收视率轻易赶上父亲。儿子的张扬与叛逆、激昂与优秀,总是带给刘墉瞠目结舌的惊奇和幸福……
悲哀抑或无奈:
叛逆儿子叫板励志大师
当年,还在台湾师范大学读大三的刘墉,就悄悄和同学毕薇薇结婚。在绘画和文学方面都天赋异秉的刘墉,对待感情也是敢作敢为,不顾世人的看法。只是,这个追求浪漫爱情的文学青年,根本不知道婚姻里的另一个角色――父亲。1972年,23岁的刘墉荣升父亲,妻子毕薇薇为他生下儿子刘轩时,他既兴奋不已,也有些手足无措,甚至调侃地对妻子说:“这小子来得太早了,他要是等到我30岁再来的话,我可能会更高兴些。”
儿子出生后不久,刘墉获邀主演舞台剧《武陵人》,并受聘担任成功高中美术教师,每天早出晚归,每每回到家儿子都在睡梦中,以至于刘轩见到他时从来都不叫“爸爸”,而叫“刘老师”。和儿子的感情还没建立起来,1977年,刘墉又被派往美国推广中国文化,一年只有两个月左右在台湾。刘墉一心想把儿子培养得出人头地,和儿子在一起的少之又少的时间里,他也从不带儿子出去玩,而是给儿子讲大道理,让儿子多看书、作画,年纪轻轻就学习做人的道理。这让刘轩很讨厌爸爸回到台湾,他甚至跟刘墉说:“你干脆就待在美国不回来好了!”
刘轩7岁时,刘墉受邀到圣若望大学兼任中国画指导教授,他携妻儿移民美国,一家人定居曼哈顿。刘轩终于可以天天见??父亲了。因为此前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刘轩性格内向、胆子很小,对父亲有莫名的抵触情绪。刘墉觉察到了,对妻子说:“教育儿子是父亲的天职。现在你把刘轩交给我,自己爱干吗就干吗去。”
为了训练刘轩的胆识,培养他对小动物的热情,刘墉经常带他去郊外,甚至还抓蝗虫给他吃,吃完以后还要求儿子把经历写到作文里。刘轩就在作文里写道:“我老爸真是个怪人,为了培养我对动物的兴趣,竟然让我吃蝗虫。”儿子不愿种花,刘墉和好泥巴捉着他的手伸进去,说:“难道你不觉得泥土会拉着你的手打哈欠、跳舞吗?种子种进去时,也是这样打着哈欠、跳着舞生长的!”刘轩似懂非懂,他对父亲的这种“强权教育”很抵触,但妈妈完全站在爸爸一边,爸爸再“欺负”自己,妈妈都不搭救。
刘墉像全职保姆似的,对儿子的学习、生活,甚至是理想,都事无巨细地安排、包办。每当刘轩反抗时,他就正告儿子:“爸爸9岁就失去了父亲,你应因为拥有父亲而努力上进和无比骄傲。”
刘轩学习英语没多大兴趣,上初中时,班上要举行演讲比赛,他回家后跟父亲演讲,说得结结巴巴。陪他练了半天还不见长进,刘墉气不打一处来:“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没用的儿子!”刘轩扭头就跑进了自己的房间。那一天,刘轩没有再出来,也没有吃晚饭。第二天早上,他对父亲熟视无睹。在收拾儿子房间时,毕薇薇赫然发现石膏板的墙壁被砸了个大洞,上面还有点点血迹。一向放手让丈夫管儿子的她这下终于爆发,冲刘墉吼道:“你这样教育刘轩,他的名字到时就叫刘庸得了。‘庸才’的‘庸’!”妻子的话把刘墉呛住了,他突然想起有个朋友曾提醒自己:“父母太聪明,子女可能会平庸;如果父母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要求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想到这里,刘墉内心深处突然对儿子生出一丝愧疚,从不接送刘轩上下学的他,破天荒开车去学校接儿子。
当初,为了锻炼儿子的独立和坚强,刘墉故意帮儿子选了离家100多里的学校,刘轩每天在路上就要耗费近3小时,自己坐车、倒车。而这一次父亲如此低声下气,显然没让刘轩解恨,他坐在车里对父亲不理不睬。刘墉讨好地和儿子开玩笑:“嗨,小子,莫非你把我当成出租车司机了?”刘轩头也不抬地答道:“是的,我回家后就给你车钱!”
足足过了一个星期,刘轩才愿意和父亲说话。那是刘墉生命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为了讨儿子欢心,他甚至将回台湾的时间推后了10天。儿子的这次“大反水”也让刘墉醍醐灌顶,他决定对孩子“放任自流”:在大事上给儿子方向,让儿子坚持正确的生活态度,不违法乱纪就行,其他的事情全都由刘轩自己看着办。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刘轩却不领情,尽管爸爸为表达“悔改”的决心,一年中三次带他去迪斯尼乐园,他依然对父亲心存芥蒂。父亲喜欢孩子穿着整洁得体,他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