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20张 2共2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20张 2共20张.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20张 2共20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清朝时 期的广州商 馆区。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了解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评价“重农抑商”、“海禁”(实质是闭关锁国)等政策,认识这些政策是造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重农抑商 二、工商业的管理 三、“海禁”政策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本课框架 古代中国长期压抑工商业 一、重农抑商 3、目的: 1、含义: 发展农耕,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直接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2、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必然产物;(2)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3)端正民心民志的需要;(4)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不利于中央集权; 维护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 4、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4)对工商业实行严格管理 (2)推行打击富家大贾、发展商业的政策, 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3)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⑴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5、评价(双重作用) 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 (1)沿袭“重本抑末”理财思想 1、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压抑社会经济活力,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⑵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细节点拨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在后期则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它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2)它对民营工商业征收重税,限制其发展,妨碍了工商业资本的积累。(3)它使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含义 提出 目的 根源 表现 评价 考点4 古代中国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 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发展 商鞅变法 (1)思想:沿袭“重本抑末”理财思想 (2)商业:严格管控工商业 管控市场、打击富家大贾、发展官营商业,征收重税 (3)商人: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地位。 (1)地位: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2)积极: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3)消极: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4)辩证看,“重农”是正确的,但把商业和农业长期放在对立面,人为地抑制商业发展则违背了基本经济规律。 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考点解读 材料一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通过发展农业,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发展工商业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材料二 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而商人们不事生产,“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他们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视为“邦之蠹也”。 材料三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孟子曰:“何必曰利,唯有仁义而已矣。” 从此之后, “重义轻利”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伦理思想的铁则。古时商人多以欺瞒和垄断牟利,……于是“奸商”和“私贩”几乎成为商人的代名词。这是为深受“重义轻利”思想影响的人们所不齿的。 ④“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点拨1 多角度解读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原因 考点点拨 ①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②商业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相矛盾; ③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 ⑤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材料一: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合法的谋生职业)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言,不可得也。 ———摘自商鞅《商君书》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算商工民……邦之蠹(蛀虫】也。 ——韩非《五蠹》 材料二:汉代而有抑商政策……然其贱商之政令……则未免流于娇枉过正。中国……贱工轻商之社会风气,历二千余年之传承.以至19世纪,实为不争之事实,共喻之常识。——王尔敏《中国近代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