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感染药01_药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发展于1978~1996年。在喹诺酮结构母核6位引入氟原子,得到诺氟沙星 (norfloxacin),对革兰阳性菌有活性。 组织渗透性良好,大部分以原形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肠道、耳鼻喉科、妇科、外科和皮肤科等感染。 诺氟沙星是第一个氟喹诺酮类药物,6位引入的氟可以增加与靶点的结合及增加进入细菌细胞的通透性而使得抗菌活性增加。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的主流品种。与第一、二代相比,口服吸收好,在组织中分布广泛,渗透细胞膜能力强,并因此提高了抗菌活性。 在各组织和体液中均有良好的分布,可用于尿路、呼吸道、皮肤、骨和关节、腹腔、胃肠道等感染,伤寒、败血症及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 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还可作为二线抗结核药物。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 能比较平衡地作用于两个靶位,即拓扑异构酶II与IV(而前三代仅作用于拓扑异构酶II),抗菌谱更广,既保留了前三代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的特点,又明显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的抗菌作用。 盐酸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化学名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7-(1-哌嗪基)-3-喹啉羧酸盐酸盐一水合物(1-cyclopropyl-6-fluoro-1,4-dihydro-4-oxo-7-(piperazinyl)-3-quinoline-carboxylic acid 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又名环丙氟哌酸 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在水中溶解,甲醇中微溶,氯仿中几乎不溶。mp.308~310℃。本品的游离碱为微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不溶于水或乙醇,溶于冰醋酸或烯酸中。mp.255~257℃。 盐酸环丙沙星——合成 盐酸环丙沙星——药理作用 存在首过效应,口服的生物利用度约为52%,易渗入组织,其组织浓度常高于血清浓度,若静脉滴注可弥补此缺点。 对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链球菌、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等的MIC为0.008~2μg/ml,显著优于其他同类药物以及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对耐β-内酰胺类或耐庆大霉素的病原菌也有效,故临床应用广泛。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道、消化道、胆道、皮肤和软组织、盆腔、眼、耳、鼻、咽喉等部位的感染。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化学名为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1,4]苯并 嗪-6-羧酸(S-(-)-9-fluoro-2,3-dihydro-3-methyl-10-(4-methyl-1- piperazinyl)-7-oxo-7H-pyrido[1,2,3-de]-[1,4]-benzoxazine-6-carboxylic acid) 黄色或灰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苦味。微溶于水、乙醇、丙酮、甲醇,极易溶于冰醋酸中。 左氧氟沙星——理化性质 两性物质,具有类似于β-酮酸的结构,光照下不稳定,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因此,在贮存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 在pH6.5以下的溶液环境中较稳定,在6.5~7.5之间可能出现浑浊现象,在7.5以上容易析出结晶。 配制含本品的输液宜选用偏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应避免和碱性药物配伍。若因个体因素必需和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如糖尿病人等),可加入弱酸性的维生素C注射液适当调整输液pH值。 左氧氟沙星——体内代谢 口服后吸收完全,相对生物利用度接近100%,蛋白结合率约为30%~40%。 吸收后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体液,在扁桃体、前列腺组织、痰液、泪液、妇女生殖道组织、皮肤和唾液等组织和体液中的浓度与血药浓度之比约在1.1~2.1之间。 本品在体内几乎不代谢,主要以原形自肾排泄。口服48小时内尿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80%~90%。 左氧氟沙星——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能作用于处于抑制状态的细菌,穿透细菌外膜的能力也较其他氟喹诺酮为强,所以形成了强大杀菌作用。 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感染,亦可用于免疫损伤患者的预防感染。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症状,还有失眠、头晕、震颤等中枢神经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2~3天,偶见有湿疹、皮疹、红斑等过敏反应,光敏反应较少见。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喹诺酮类药物——构效关系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 结构中3,4位分别为羧基和酮羰基,极易和金属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心脏超声诊断 [解剖及正常断面]PPT课件.ppt
-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共识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ppt
-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共识.ppt.ppt
- 必修3 第2章 第1节 经由过程神经系统的疗养[整理版].ppt
-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王营.ppt
-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ppt
- 必修3 第15章 第一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材第1节)[精选].ppt
- 心衰标志物的检测对充血性心衰的诊断和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ppt
- 必修3 第一单元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优质课比赛课件.ppt
- 快速浏览方法_快速记忆方法讲座(教程)_如何提高记忆力41[精品].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