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docVIP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24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1-00-01      静脉输液是颅脑损伤特别是病情较重的患者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我科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80例颅脑患者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40~63岁,平均52.1岁,浅度昏迷33例,中度昏迷36例,重度昏迷11例,肥胖型患者15例,消瘦型23例,中等营养42例,所有患者均为颅脑损伤术后患者。   1.2 穿刺置管   使用上海景年华CF?ES-04301*20CM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的选择:首选股静脉穿刺,其次为锁骨下静脉。插管方法参照《现代麻醉学》[1]。   2 护理   2.1 带管期间的并发症和护理   2.1.1 感染   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局部穿刺口及中心静脉管道的污染,细菌主要来自皮肤、导管接头、肝素帽等,尤其肝素帽为一重要感染来源。另外,置管途径、置管时间及封管方式亦与感染相关[2]。导管保留15 d以上感染率明显提高[3]。也有报道透明敷料较棉质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4]。我们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导管感染的原因主要为病情重,机体抵抗力低,置管时间长,因此做好无菌操作,从源头上减少感染的发生,是预防感染的重中之重。我们的做法是:(1)结合病情应用抗生素,(2)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3)病室要保持清洁 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2次,(4)换药时络合碘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半径为6cm的皮肤,消毒2遍,消毒后穿刺点留置络合碘纱布,再覆盖无菌干燥敷料,隔日换药1次。(5)定期更换输液装置,24h更换1次,更换各连接处时应常规消毒。   2.1.2 穿刺部位渗血、渗液或出现血肿   穿刺点渗液可因穿刺部位或邻近部位的活动和危重患者2h翻身1次时不慎拉出等原因引起。故预防时,除非必要,要尽量减少穿刺部位活动,加强护理技术和责任心。发生小的渗液、渗血和血肿时,可立即在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用手指按压穿刺点5~10min,必要时24h内用冰袋压迫止血,甚至拔除。   2.1.3 管腔堵塞或输液不畅   导管阻塞可因体位不当, 导管反折等所致,这种情况容易发现并解决;也可因长期输注高渗液,如甘露醇;高价营养液,如氨基酸、脂肪乳和白蛋白等,其残余液中的阳离子复合物易遗留在导管内及导管冲洗不彻底所致,故在输注脂肪乳剂时与常规补液交替输入,输液结束后再用生理盐水5ml快速冲管,可保持导管通畅;部分颅脑损伤患者频繁呕吐、咳嗽、呃逆致胸腔压力增高,血液返流到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引起凝血堵塞导管。堵管的两种处理方法?(1)用生理盐水20ml加肝素钠1ml(12500u/支),注入深静脉导管内2ml,5min后用另一干燥注射器与深静脉导管相接,回抽,抽出小血块将其弃于弯盘,接着再抽取配好肝素的生理盐水,冲洗,仍感阻力大,回吸阻力大,如此重复5~10次即可。(2)若深静脉管仍未通畅。改用生理盐水20ml加尿激酶10u注入深静脉导管内2~5ml,视阻力大小调整推注液体量;2min后重复此法操作,阻力已明显减小;10min后推注无阻力,回血良好,输液通畅,无须拔管。   2.1.4 导管脱出   采用双重固定以避免导管脱出:(1)用缝线牢靠固定导管于皮肤,(2)穿出处无菌敷料外和距离皮肤穿出处10 cm以上分别用胶布牢固固定。   一般护理 (1)应每班认真交接班,经常检查导管深度,观察敷贴有无松脱或者卷边。(2)敷贴每48h更换一次。(3)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4)每次更换敷贴时应注意避免将导管脱出,昏迷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双手,必要时应用镇静药物。更换敷贴时应注意沿导管的方向向上揭去敷贴,以免将导管拨出。   2.1.5 空气栓塞,防止走空,加强巡视,对接头处使用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发现松动或脱落,立即去除,无菌下更换。   2.1.6 深静脉血栓   急性期患者均同时输注止血药物,容易引起血栓形成,故尽量保持右侧高位,使血流通畅,避免血流淤滞形成小的血栓,进而发展成大的血栓。股静脉置管时要经常活动双下肢,3~4次/日,15~30 min/次。   2.2 拔管时的护理   用无菌注射器连接导管,边抽吸边拔管,以防导管末端附着的血栓脱落形成新的栓塞,拔除后按压穿刺点5分钟后消毒皮肤,覆盖无菌纱布。   3 结果   股静脉置管6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8例,且均为右侧。急诊手术前于手术室置管12例,其余68例均在病房床旁置管。置管时间13~46d,18d时因感染拔管3例,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