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影响临床研究.docVIP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影响临床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影响临床研究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影响临床研究   (1.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2.天津西青区中医院;3.天津宝坻县中医院) [摘 要] 方法:将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取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胃俞、脾俞、太冲、气海、关元、天枢。对照组选用吗丁啉10 mg,每日3次,连服1个月。结果:针刺组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83.3%,差异有显著性差义(P   [主题词] 消化不良/针灸疗法;胃肠活动/针灸效应;动力学   Clinical Study on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in the Pati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Liu Wenquan.1,Wang Jian.2,Hao Zhiyou.3(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College of TCM,Tianjin 300193;2.Tianjin Xiqi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CM;3.Tianjin Baodi County Hospital of TCM)   [Abstract] Sixty and eight cases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F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cupunctur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acupuncture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at Zhongwan(CV12),Zusanli (ST36),Neiguan (PC6),Hegu (L14),Weishu (BL21),Pishu (BL20),Taichong (LR3),Qihai (CV6),Guanyuan (CV4) and Tianshu (ST25) points.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ministrated by Motilium 10 mg,3 times each day,for one consecutive month.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ymptoms was 94.3%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and 86.7%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1],国内统计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1/3以上。FD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至今仍无肯定的治疗方法。自1997年以来,笔者应用针刺治疗运动障碍型FD患者38例,并与口服吗丁啉30例对照,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采用电子计算机随机编码,并存入密闭的信封内,住院病人入院后抽取信封内的编码而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针刺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43.6±14.7岁;病程最短5周,最长7年,平均3.16年。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8~63岁,平均42.9±14.6岁;病程最短5周,最长6年,平均3.21年。针刺组腹胀32例,嗳气30例,早饱31例,上腹痛29例,恶心28例,纳差28例;对照组分别为27例,23例,26例,18例,12例,24例。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1)年龄18~70岁;(2)具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痛或不适;(3)可具有下列症状之一项或数项,即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烧心、恶心及/或呕吐、反胃及胸骨后痛等症状;(4)病程超过4周;(5)最晚在1997年1月前内镜检查基本正常或排除糜烂、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实验室、B超及X线等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脾等器质性病变。   1.3 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按统一标准对患者的各项症状进行分级(0~3):0级无症状;1级有时有症状,不常引起注意;2级经常有症状,轻度影响日常工作;3级症状持续,明显影响日常工作。症状积分按0~3级分别记0~3分。   胃电图测定:采用EGEG2B2型胃肠电图仪记录胃电图(EGG),量程150 μV,走纸速度1 mm/sec,测试前停服药物3天,空腹12小时,静卧15分钟,给予标准试餐1份(蛋白质10 g、碳水化合物85 g、脂肪18 g)。记录15分钟,取胃窦部EGG检测的平均收缩波频率(MFC),收缩波幅值(AC),并观察胃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