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牧猪到牧羊中古黄河流域畜牧业变化
从牧猪到牧羊中古黄河流域畜牧业变化
[摘 要]中古时期,黄河流域的肉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由食猪变为食羊,这也意味着畜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的原因,学界多认为与南北朝时期气温下降有关。本文认为,赋税制度的改变是畜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此外,湖泊萎缩,饥荒发生频繁,也不利于养猪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古时期;黄河流域;畜牧业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2-0019-05
[作者简介]李文涛(1974―),男,湖北天门人,史学博士,运城学院政法系讲师,主要从事环境史研究。(山西运城 044000)
[基金项目]2011年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古黄河流域经济、环境与社会变动”(2011―QN―178)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From Feeding Pigs to Herding Sheep: the Change of Livestock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during the Middle Age
Author: Li Wentao
Abstract: During the Middle Age, great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e structure of meat die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eating pork into eating lamb, which means the structure of livestock has changed.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e temperature dropping led to this chang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hanges in the tax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ause for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livestock. In addition, shrinking lakes and frequent famines are not conducive to feeding pigs.
Key words: the Middle Age; the Yellow River Basin; livestock
一、牧猪为主:两汉时期黄河流域畜牧业概况
黄河流域,随着土地的开垦,畜牧业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孟子?梁惠王上》中指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段话包含两重意思:一是在孟子看来,普通民众吃肉不容易,到五十岁以后才能时常吃肉;二是当时肉食主要是鸡、狗、猪这三种。
在汉代,鸡和猪是民众主要的肉食来源之一。《汉书?循吏传》记载黄霸任颍川太守时:“太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龚遂任渤海太守时:“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在西汉时期,黄河流域养羊也比较发达,《汉书?地理志》记载:“河内冀州……畜宜牛、羊,谷宜黍、稷。”《汉书?卜式》记载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在西汉时期,黄河流域养羊比较发达,《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时期,“乃募民能人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于此。”不过,在汉代饮食结构之中,羊的地位并不突出,猪的地位占优势。在汉代史书中,记载牧羊的人比记载牧猪的要少得多。东汉时期的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吴?,“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孙期,“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泽中,以奉养焉……郡举方正,遣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梁鸿,“牧豕于上林宛中”。①《东汉后纪?尹勤传》也记尹勤曾经牧猪,“南阳人……事薛汉,身牧猪豕。”由于牧猪在两汉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在东汉末年,据《后汉书?李杜传》记载:“时国相徐曾,中常侍璜之兄也,(杨)匡耻与接事,托疾牧豕云。”《三国志?魏书?纪第》记载曹操祖父曹节,“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豕自还其家,豕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节笑而受之。”曹节和邻居的猪之所以混淆,主要是放养所致,如果是圈养,混淆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