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北方儒士在元朝建立过程中作用
[摘 要]在蒙古灭亡金朝之后,其统治者忽必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辽阔的元帝国。虽然元朝的统治阶级是蒙古贵族,但是北方金朝遗留下来的一大批儒士却在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北方儒士;忽必烈;元朝;建立
在蒙古势力兴起于北方之后,对当时的金王朝产生的极为巨大的冲击,金朝最终在蒙古与南宋的联合夹击下灭亡。而在不断的南侵过程中,蒙古统治者也逐渐受到了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到了忽必烈时代,其统治者忽必烈更是大量的接收了儒家的思想,所以金灭亡后遗留下来的一批北方儒士受到了重用,在元朝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儒士受到重用
自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蒙古铁骑就开始其不断征伐的历程,其后横扫欧亚大陆。中国北方曾经强盛一时的金王朝也在蒙古势力的打击下最终灭亡,蒙古统治者在占领的中国北方金故土之后,蒙古的部分统治者开始意识到了不能一味的用以往的蒙古式的统治方式来统治汉地,可以对儒家思想来加以利用。因此,金灭亡后所遗留下来的一批北方的儒士就开始逐渐的进入统治者的视野。
早在窝阔台汗时期,就有少数的儒士在蒙古统治者帐下效力。瑞平二年(1235年),窝阔台就下令姚枢和杨惟中在蒙军进攻的宋京湖地区随军搜寻儒、道、医、释等,“凡儒生挂俘籍者,辄脱之以归”。蒙军攻下枣阳、德安等地,大肆屠戮,独杨惟中、姚枢所护儒、道等人以免,“凡得名士数十人”[1],其中就包括了当时的名儒赵复、窦默等人。但是,从窝阔台一直到蒙哥时期,这些儒士并没有收到蒙古统治阶级的重用。
到了蒙哥汗时期,当时诸王之一的忽必烈受大汉之命全权管理漠南汉地。忽必烈即使后来的元朝建立者,他是蒙哥汗的弟弟,从小就接触到了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据载,他早在“潜邸”时,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2]。而且不仅如此,其早在漠北的时候就与儒士有所接触,“独喜儒士,凡天下鸿才硕学往往延聘,以备顾问”[3]。而忽必烈是一位有大志向的藩王,在蒙哥汗让他管理漠南汉地之后,其更是将藩邸迁到了金莲川,也正是在此之后以许衡、窦默、姚枢等的一批儒士投入到了忽必烈的麾下。
在当时,长期的战乱对北方的土地和人民造成了严重损害,而蒙古的统治者用传统的蒙古式的方法来治理金亡后的北方汉地,就形成了一种“汉地不治”的局面。忽必烈在受命管理漠南汉地后就想其幕府的儒士征求以治汉地之法,这就为儒士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忽必烈手下的两个儒士张文谦和刘秉忠就进言到:“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使四方取法”[4]然后他就派了几个儒士前去治理邢这个地方的事务,结果这几人果然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5]
无疑这次儒士们在治理汉地时候的崭露头角,为后来其重用儒士开了一个好头。至此,儒士们才算从开始的夸夸其谈的地位上升到了可以逐渐的参与政务的地步了,这就使得忽必烈开始更加的坚定的来重用儒士汉法治理国家。
二、儒士在忽必烈建立元朝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儒士在帮组忽必烈治理漠南汉地的过程中发挥出了其在这方面的才华,使得忽必烈越来越倚重于他们,也给了他们在这个时代的舞台上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之后,他们又在忽必烈夺取汗位的过程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忽必烈在治理汉地方面做出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也获得了空前的威望。这就引起了贵族的妒忌,于是部分的亲贵就传言忽必烈:“尽得汉士人心,财赋尽入王府,恐支大于本,不利于朝廷”[6]。就使得蒙哥对他有了猜忌,于是就派亲信去审查忽必烈汉地的赋税,这就是所谓的“考钩”时件。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儒士又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姚枢当时就建议忽必烈:“帝君,兄也;大王为皇弟,臣也。事难与较,远将受祸,莫若尽王邸妃主自归朝廷,为久居谋,疑将自释。”[7]结果忽必烈在其劝说下真的迁回了王庭,果然不久之后蒙哥对他的怀疑就没有了,又和好如初了。
在后来忽必烈与其弟争夺蒙古王位的过程中,其麾下的这群儒士也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公元1259年,蒙哥亲自率大军南下进攻南宋,结果在其攻打南宋四川军事重镇合川钓鱼城时,饮恨于此地。于是就使得蒙古皇族内部爆发了对皇位争夺的斗争,当时忽必烈正奉蒙哥之命率领东路大军负责进攻南宋的京湖地区。而奉命留守王庭的诸王阿里不哥则在其他一部分亲贵的支持下称帝。消息传到,他正忙着进攻南宋襄阳地区。在当时的这种形式下,忽必烈就召集手下商议应对之策,其身边的这些谋臣儒士们大都建议忽必烈赶快率军回师以争夺皇位。但他本人则在犹豫,其手下的儒士郝经就向忽必烈进言:“若彼果决,称受遗诏,便正位号,下诏中原,行赦江上,欲归得乎?”[8]结果他的这个进言引起了忽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