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3肌学1
第三章 肌 学
骨骼肌(横纹肌,随意肌);皮肌
分类 心肌(横纹肌)
平滑肌
*骨骼肌和皮肌均属运动系统,是本章要学习的内容
分布:骨骼肌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共400多块,
占体重40%,四肢肌占肌总重80%
;第一节 总 论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一) 肌的构造*
肌腹:红色,肌纤维(肌外、束、内膜),柔软且能收缩
肌腱、腱膜:白色,致密胶原纤维,强韧而不能收缩
(二) 肌的形态
长肌:多见四肢,有二 ~ 四头肌、二腹肌、多腹肌
短肌:多见躯干,有明显节段性
阔肌:多见胸腹壁,有保护作用
轮匝肌:多见面部孔裂周围,关闭孔裂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一) 肌的起止
起点: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近近侧的肌肉附着点
止点:远离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近远侧的肌肉附着点
定点:在固定骨上的肌肉附着点
动点:在移动骨上的肌肉附着点
起止点和定动点的相互关系(定点和动点的辨证关系)
(二) 肌的配布
拮抗肌,协同肌;原动肌,固定肌 ;(三) 肌的作用
产生运动,3种基本形式:
1. 平衡杠杆运动:如寰枕关节
2. 省力杠杆运动:如踝关节伸
3. 速度杠杆运动:如肘关节屈
三、肌的命名原则
按形态:三角肌、肱二头肌等;
按位置: 冈上肌、胫骨前肌等;
按作用:旋后肌、屈肌、伸肌等;
按起止点:胸锁乳突肌等;
按大小:胸大肌、臀小肌等;
按构造:半腱肌、半膜肌等;
按纤维方向:腹外斜肌、腹横肌等
大多数肌是依其二个或二个以上条件来命名的。 ;四、肌的辅助装置
(一)?筋膜
1.?浅筋膜 又称皮下筋膜,疏松结缔组织。保护缓冲作用。
2.?深筋膜 又称固有筋膜,致密结缔组织。包被体壁、四肢肌、脏器和血管神经等。
临床意义:寻找血管神经依据;推测炎症的蔓延方向。;(二)?滑膜囊 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位于肌腱和骨面之间。
(三) 腱鞘
腱纤维鞘:为深筋膜增厚形成的骨性纤维性管道
壁层(贴在腱纤维鞘的内面和骨面)
腱滑膜鞘 腱系膜—腱纽(血管神经出入处的腱系膜)
脏层(包绕肌腱的表面)
临床???义:腱鞘炎—疼痛、运动受限
腱鞘肿胀—压迫腱纽血管—肌腱坏死;五、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一)肌的血液供应
(二)肌的淋巴回流
(三)肌的神经支配;第三节 头颈肌
一、头肌
(一) 面 肌
特点:皮肌,起于颅骨,止于皮肤
分布:面部孔裂周围,
分环行肌和辐射肌两种
作用:闭合和开大面部孔裂
1. 颅顶肌
枕额肌:额腹—帽状腱膜—枕腹 作用:提眉、皱额
2. 眼轮匝肌 闭合眼裂,扩张泪囊
3. 口周围肌 口轮匝肌(闭嘴)
颊肌(咀嚼、吸允)
4. 鼻肌 开大或缩小鼻孔 ;;(二)咀嚼肌
1. 咬肌*
起点:颧弓下缘和内面
止点:咬肌粗隆(下颌角外面)
2. 颞肌*
起点:颞窝
止点:下颌骨冠突
3. 翼内肌*
起点:翼(突)窝
止点:翼肌粗隆(下颌角内面)
4. 翼外肌
起点:颞下窝(蝶骨大翼和翼突)
止点:下颌颈 ;;咀嚼肌作用:
1.上提下颌骨:咬肌、颞肌、翼内肌(力量强大)
2.?前移下颌骨:翼外肌
3.?后移下颌骨:颞肌后部肌束
研磨运动:两侧翼外肌和颞肌后部肌束轮换收缩 ;二、颈 肌
(一) 浅层
1. 颈阔肌:作用:拉口角向下,并使颈前部皮肤绷紧。
2. 胸锁乳突肌*:作用:单侧—头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
双侧—头后仰;躯干肌-颈肌-中层;躯干肌-颈肌-深层;二、颈 肌
(一) 浅层
1. 颈阔肌:作用:拉口角向下,并使颈前部皮肤绷紧。
2. 胸锁乳突肌*:作用:单侧—头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
双侧—头后仰;躯干肌-颈肌-中层;躯干肌-颈肌-深层;躯干肌-背肌-浅层;躯干肌-背肌-浅层;躯干肌-背肌-中层;躯干肌-背肌-深层;前锯肌*
形态位置:锯齿状扇形;胸廓侧壁,肩胛骨前面
起点:以数个肌齿起自上8或9个肋骨外侧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下角旋外,助臂上举。 ;(二) 胸固有肌
1.?肋间外肌
层次结构:浅层;前1/6为肋间外膜(肋骨软骨结合处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业合作社全套报表(已设公式)--资产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员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xls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PPT电子课件教案-04_循环语句嵌套及应用.ppt VIP
- 财务新纪元:现状与展望-探索财务工作的挑战与未来.pptx
- GB50496-201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pdf VIP
- ZW8100喷水织机使用说明书2.pdf
- 冬季极端天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 整理bpmfdtnl单韵母拼读.doc VIP
- 南京市总工会2025年公开招聘笔试题(含答案)(DOC).doc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2588-2023系统与软件工程 功能规模测量 NESMA方法.pdf
-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