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浪漫主义及其在古典文学中应用
浅议浪漫主义及其在古典文学中应用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
一 、什么是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潮流派。最初的“浪漫主义”是针对伪古典主义而提出的,等同于“新文学”或“自由主义”,是“反对模仿,强调独创的文学主张”的代名词,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统治欧洲文坛约二百年的现状,故它是古典主???的发展,也是古典主义的否定。直到 1827 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浪漫主义”的指向才正式确定为与“现实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是指作家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强烈的主观性,来表现对现实的极端不满,体现对理想的强烈追求的审美原则。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和变形等手法来塑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直接抒发内心的激情来表达对理想世界热切追求的一种创作原则。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浪漫主义在古典文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在现实主义创作中使用浪漫主义手法,在我国古典文学创作中并不罕见。那么,该怎样理解现实主义作品中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呢?
(一)抨击现实黑暗,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之情
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往往借助浪漫主义色彩的内容,凸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进而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换言之,现实主义文学中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是通过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虚构,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否定,从而展现一种对现实黑暗的抨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殉情合葬、化为鸳鸯的浪漫主义结尾,即深刻鞭挞、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热情歌颂了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从而寄寓了人们对婚姻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之情。类似者如《梁祝》中的“化蝶”《牡丹亭》中的“梦合”“转魂”《促织》中的“身变蟋蟀”等等,这些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均体现出了作者、作品对现实黑暗的抨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寻。要之,古典文学中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每每旨在“用美丽的理想代替不足的真实”([德]席勒),在超越社会现实的前提下,力图用文学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从而表现出对理想型、未来型社会的追求,实现通过文学性的创造和想象,展现一幅“人类大同”、美好生活的愿景。
(二)蔑视权贵残暴,表现无屈无畏的反抗精神
在古典文学中,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往往表达出作品、作者强烈的爱憎,表现出一种可敬、可贵的斗争意志、反抗精神。如《孔雀东南飞》浪漫主义结尾,在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罪恶的深刻鞭挞、揭露的同时,表现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的追求。《搜神记#8226;韩凭夫妇》中,韩凭夫妇在希望合葬而“王怒,弗听”时,化为“相思树”,不离不弃,这一浪漫主义笔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暴虐、残忍的鞭挞、痛斥,表现出劳动人民蔑视权贵、无屈无畏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坚守。《牛郎织女》中“鹊桥相会”浪漫主义色彩的收尾、《窦娥冤》中的“发三愿”的离奇情节,亦更鲜明、集中地反映了在残暴的封建势力面前,人们无屈无畏的斗争意志和矢志不渝的反抗精神。由此可见,古典文学中浪漫主义色彩的内容,往往在情感、理想的强烈作用下,通过想象、虚构的方式,来突出主旨、强化爱憎。古典文学中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成功超越了主观感情的表现要受所描写的生活内容的制约,把情绪的表达、精神的表现、意志的表白,巧妙地融入到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置以及对其的取舍、褒贬当中,在用“美丽的理想”指陈“不足”的现实的同时,表现出了对实现“美丽的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不屈的斗志意志,体现出强烈的爱憎。
(三)以天下为己任,表露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在古典文学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过程中,往往融入进理想主义的色彩和精神。析言之,其浪漫主义色彩的内容,每每采用远离现实生活的想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