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市级晚报新闻媚俗价值取向
地市级晚报新闻媚俗价值取向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地市级晚报新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写作手法、版面设计等各方面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为,一方面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地市级新闻报纸的蓬勃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地市党报社338家,共办有报纸553种,其中地市级党报376种,晚报、晨报、早报等都市类报纸177种”①。但在另一方面,残酷的竞争使得不少地市级晚报的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体裁选取、新闻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方面,即在新闻价值的取向上误入歧途――新闻“媚俗”之风愈演愈烈,其报纸新闻的媚俗化在“低投入、高收益”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在关系报纸发行量的受众市场争夺中持续升温。
关于“媚俗”的定义,米兰?昆德拉曾在其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典礼上讲演的《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中这样描述:“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的心态和做法。既然想要讨好,当然得确认大家喜欢听什么。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既定的模式思潮中。‘Kitsch’(媚俗)就是把这种有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感情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连自己都会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②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精神毒害。一些地市级新闻报纸从业人员忽略了或者根本无视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一味猎奇、猎艳,追求低级的感官刺激,忽略或放弃了自身对于舆论和社会价值的正确导向。
目前报纸新闻媚俗的新闻价值取向,是市场化媒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引起众多地方报纸的跟踪报道,其中事无巨细的描写已经脱离了正常新闻报道的范畴,纯粹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在报纸的新闻版面上,“绯闻”的明星事件、暴力事件中血淋淋的情景再现、“人吃玻璃”的奇闻逸事被津津乐道。
何为新闻媚俗价值取向?在市场化的冲击下,一些媒体新闻盲目地、过分地追求新闻的新奇性等价值属性,甚至迎合一些低俗的受众需求,缺乏宏观的指导性和整体把握,造成媒体的主流性丧失,让公众形成“新闻泛娱乐化”的错误印象,是当前市场化报纸新闻价值取向异化的产物。
新闻内容的低俗化
“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庄重”③,这是一篇题为《“擦边球”越打越大胆媒体又现媚俗“三招数”》文章篇首的一句话,它生动反映了当下媒体的媚俗现状,同样也适用于地市级晚报新闻媚俗表征的描述。
大部分地市级晚报新闻媚俗价值取向的初衷都是强调新闻的亲近性和趣味性,利用眼球经济扩大媒体影响,提高收益。这种初衷无可厚非,但往往在操作过程中,目光的斜度过大,在追求新奇性、反常性这些核心价值要素的时候,迎合一些低俗的、下流的受众需求,④缺乏宏观的指导性和整体把握,形成“泛娱乐化”的媒体痼疾。在内容表现上,“星腥性”充斥其间。
同样性质的抢劫、凶杀等血腥、暴力内容屡见不鲜。去年3月广西来宾烟草局局长韩某的“香艳日记”出笼,各地市级晚报竞相大篇幅地报道局长“日记门”事件。杭州市的报纸《都市快报》在第一时间以《局长“香艳”日记是真是假?――日记网上疯传网友戏称“很黄很腐败”》为题,在新闻中事无巨细的细节性、引用性描写,降低了报道的意义。
据调查显示,受众对刑侦案件、与性有关、报道奇闻逸事和天灾人祸的社会新闻最感兴趣。而很多报纸的新闻内容则“过分迎合受众非理性的欲望,忽略了对社会的责任。而且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一味地去报道一些与性、色情、暴力、犯罪、荒诞事件有关的刺激性社会新闻。久而久之,受众的感官被刺激到麻痹的状态,报纸又挖空心思去寻求更刺激的新闻,长此以往,新闻越来越光怪陆离,受众越来越麻木,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⑤。这些现象是新闻媚俗心理的集中体现。有些地市级晚报整版都是明星八卦、丑闻、刑事案件。首先这些报道有价值的信息不多,其次这些报道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没有紧密的联系。然而,正是这些毫无意义的所谓“新闻报道”,吸引了众多受众的眼球,从而最终达到吸引广告商的作用。
叙述方式的过度故事化
模糊了新闻事实的本意。新闻信息传递的根本目的是将重要的信息真实、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受众。为了故事而故事的做法将使原本蕴涵在故事化描述中的新闻内容和新闻价值被忽略,受众过度关注于故事化的情节中,使报道新闻的重心偏离,而这本应当是影视剧的职责。就像一段精彩过度的广告过后,人们感叹于绚丽的画面、动人的情节,但偏偏忘记了广而告之的标的物。
假新闻屡见不鲜。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不能被“故事”的。2009年十大假新闻中,就有一则是为了追求冲突化、戏剧化而“愚乐”读者。2009年2月15日青岛《半岛都市报》刊出了“老板手头紧竟让五情妇PK”的新闻,而据事后调查,该则新闻是该报记者栾某剽窃《知音》杂志一篇名为《1死5伤!花心老板紧急“裁减”二奶酿惨祸》的文章。媚俗导致报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