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唱响时代典型人物赞歌
唱响时代典型人物赞歌
2006年4月17日,中央各大媒体在中宣部统一部署下,对林州市原康镇柏尖沟村原党支部书记许东仓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报道。新华社报道的标题是《心碑》,《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是《太行村魂》,《经济日报》报道的标题是《他的名字闪耀在太行山上》,《光明日报》报道的标题是《山村好支书许东仓》……全国近20家新闻单位集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报道一个山村的普通党支部书记许东仓,使这一典型先进人物形象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这些报道从不同角度,选取许东仓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较好地反映了这位山村党支部书记的精神风范,有力地配合了中央新农村建设和眼下正在全国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我们《安阳日报》作为最早推出许东仓这一全国重大人物典型的新闻单位,尤其是作为一家地方报纸,能够使基层典型走向全国,我们有着诸多的感悟和思考,认为这一典型的成功推出,主要是我们把准了时代脉搏,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准确选取了“平民”典型,使人物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这也是此典型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强烈震撼的原因所在。
偶然里面有必然
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推广和树立榜样,在于“一花引来百花开”,使人们向先进看齐,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典型报道一直是我们地方报纸中常见的形式,在新闻宣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今天,如何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来报道好典型人物,增强典型人物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地方报纸面对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2005年7月21日凌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高记者……我们镇柏尖沟村失去了一位好书记……”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了原康镇党委书记申路平那低沉而沙哑的声音。原康镇柏尖沟村的党支部书记许东仓带病工作,以身殉职。
当时我们报社老记者高安宁的心顿时沉了下来,并立即向报社领导作了汇报,然后火速赶往离安阳市80多公里的林州市太行山区,成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许东仓去世的当天赶到村里的媒体记者。
按说,一个村支书的??世算不得什么大事,作为一名记者,去也行,不去也行,或者让对方提供些材料即可。但高安宁却没有这样,他认为自己当记者,就应守土有责。他带着对农村老百姓的浓厚感情去看待此事,毅然到第一线采访。
那是一个320户人家散住在“九垴十八沟”的24个自然村的行政村。7月21日零时30分,3个多小时前还在柏尖山上架设通信线路的村党支部书记许东仓,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了他所眷恋的山村和父老乡亲。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使整个柏尖沟村像折断了台柱子似的大厦倒塌在即。由于许东仓的家人和乡亲们悲痛过度,采访十分困难,在镇党委的帮助下,高安宁和该镇的党委书记申路平等干部把柏尖沟村的群众代表找到了村委会,大家含着泪介绍了许东仓的感人事迹。为了及时推出这位世人未知的典型,高安宁先是赶写了一篇《共产党员许东仓为山区建设鞠躬尽瘁》的消息,在《安阳日报》头版重要位置进行了及时报道,成为当时的独家新闻。
这一重大典型的发现看似偶然,其实这里隐藏着它的必然性。如果记者没有责任心,没有平时的观察、思考、追求,大概给记者再多的偶然机遇,也不会有什么重大发现。因此,我们说,一个新闻事件里面有机遇、有运气,更有努力和勤奋,偶然孕育在必然之中。
记者的焦点永远在一线
典型宣传,不是强推硬拉就可以宣传出来的。说到底,典型宣传就是写人,写人的心灵、写人的情感、写人的精神世界,用情节、用细节来透视典型。典型宣传成功与否,就是看文章是不是能打动人、教育人、激励人。
在采访之初,报社领导就一再强调,要注重在现场挖掘、捕捉能够充分展示人物形象、体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细节,切身感受、体会这些细节,在感动自己的基础上用报道去感动读者。报社党委书记对记者说,一定要扎扎实实地采访、认认真真地写作,原原本本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要把许东仓的时代特点和人物个性写出来,让读者切实感受到许东仓这个先进典型人物可信、可亲、可敬、可学。
记者的心灵,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对接。2005年7月26日,也就是许东仓同志追悼会的那一天,高安宁又二上柏尖沟村,这是他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天。柏尖沟村笼罩在一片凄凉的阴云中。上午10时30分,镇党委、镇政府在村委会对面的山坡上为许东仓召开追悼大会,方圆数里、数十里的老百姓听说后都赶了过来,他们要为许东仓送行。那天,该村的整个山谷里低回着催人泪下的哀乐,为许东仓送行的群众挤满了山谷。一张张悲切的面孔,一双双含泪的眼睛,人们忘掉了火辣辣的太阳的炙烤,顾不得抹一把顺脸流淌的汗水,他们在心里呼唤,他们在含泪诉说……直到许东仓的灵车徐徐启动,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他们呼天抢地地哭喊着跟在灵车之后,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