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婚姻生活,他们三次人生“汇合”.docVIP

55年婚姻生活,他们三次人生“汇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5年婚姻生活,他们三次人生“汇合”

55年婚姻生活,他们三次人生“汇合”   这是他们55周年的结婚纪念日,电脑里播放着伍宗韶自己制作的电子相册,是前不久他和老伴孙国英在昆明民俗村旅游时的照片,背景音乐是云南少数民族乐曲。彩云之南,曾是他们相识相恋的地方。他们是一对普通的夫妻,却又有着不一般的经历。伍宗韶握着孙国英的手,感慨地说:“你还记得我们三次特别的‘汇合’吗?”孙国英笑着说:“当然记得。”   第一次汇合:千里之外,他们相识相恋   解放初期,大批苏联专家到中国来,俄语成为大学里最热门的专业。伍宗韶毕业于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如今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光他那一年级的学生就有800多个,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记录。毕业后,他先是被分配到北京工作,担任苏联地质专家的翻译,1956年,又随着专家们来到昆明,入住在外国专家招待所。因为当地条件艰苦,来的大多都是男翻译,过了大半年,大家听说有个上海的女翻译要来了,心里都有点期待。   这个女翻译就是孙国英,当时她大学刚毕业,分配工作的时候,班主任和她并肩坐在学校的大草坪上谈了一次话,就决定了她的一生。“昆明那边的苏联专家需要一个生活翻译,我们考虑来考虑去,只有你符合条件。”那时的条件不仅包括优异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政审合格。孙国英的父母都是上海国棉十七厂的工人,她是工人阶级家庭出身,根红苗正。那时有句口号: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孙国英觉得自己被选上是一种很大的光荣,当天下午,她就买了一张从苏州回上海的车票,回家整理行李。父母听说她要去云南,都很诧异:“云南在哪啊?离上海有多远?”这个问题孙国英自己也答不上来。第二天,她从南京出发去昆明,一路上坐了火车转汽车,再转当地的小火车,一共花了14天。   生活翻译的工作,说得通俗点就是现在的管家。住在招待所的外国专家携家眷一共有100多个人,孙国英要负责所有人的衣食住行,每天清早就一家家的去敲门,问他们想吃什么,每个周末要为他们安排放一场电影,每个月还要组织一次舞会。专家夫人们喜欢买布料做衣服,孙国英就要陪着她们一起去逛街。外国人很注重牙齿保健,每???一段时间,孙国英要带他们去看牙医,浩浩荡荡的两车子人,孙国英像导游一样,举着小旗子,一路带着他们走东走西。有一次,一位专家夫人半夜生小孩,着急地给孙国英打电话:“我要生出来了,生出来了。”孙国英听了吓一跳,赶忙安排了车子陪她去医院。医生见此情况,对孙国英说:“你消一下毒,一起进产房吧。否则她叫什么我们听不懂啊。”孙国英才20出头,走进产房看到那场面,当时就吓晕了过去……   两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从上海出发,辗转大半个中国,在千里之外的昆明相遇,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缘分啊。伍宗韶见孙国英工作时总是忙得团团转,就不时地来帮帮她,其他同事见了,就在一旁起哄撮合他们在一起。这样一来二去的,他们就真的好上了。那时,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很少,两人对彼此感觉不错就结婚了,也谈不上什么恋爱不恋爱的,也没什么定情的礼物相赠。现在年轻人追求的房子、车子等物质条件,当时都不属于考虑的范围,就连拜见父母这关都省了。   1957年12月7日,伍宗韶和孙国英在招待所的会议室里办了婚礼,没有酒席,只是把几张台子并一并,在上面放了点水果和喜糖。这一切还都是招待所的工作人员准备的,他们俩一分钱也没有花。双方父母都没有到场,实际上他们是在结婚后才写信告诉家里的。和现在相比,那时结婚真的是件很简单的事。因为有很多外国专家的参加,婚礼的气氛很热闹,大家有说有笑,好像一个小型的联欢会。如果当年能用相机定格下来的话,这一定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场景。专家夫人送来了结婚礼物,有布料、围巾等,都是很精美的。婚礼过后,夫妇俩整理了这些礼物,把它们如数上交给了领导。那时有规定,不可以随便收外国专家的东西。后来有好几次,苏联专家们在回国前把平时用的相机留作纪念送给伍宗韶,他心里喜欢得很,可就是不敢收下。这些往事现在和后辈们说起来,常常被当作笑话,可在当时是很严肃的政治问题。   第二次汇合:转行生命科学,重回上海   1960年,国家形势大变,苏联专家在一夜之间全都撤走了,招待所人去楼空。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多的俄语翻译一下子都丢了饭碗,还好当时有组织上的安排,大家不会像今天这样下岗。让伍宗韶没有想到的是,他被调到了距离昆明市区20多公里外的动物研究所工作,因为那里的图书馆还需要一个整理资料的人。孙国英则被调到一家国际旅行社,那里偶尔还会接待一些外国人。   几年后,考虑到要照顾两个孩子,组织上就把孙国英也调到了动物研究所,和伍宗韶一起工作,两个人就这样从俄语专业转到了生命科学的专业,这样的转行现在的人都有点看不懂,不过在当时大家都不会有异议,一句话“服从组织安排”。好在,他们俩的英文根底很好,查阅国外的文献资料都没问题,之后他们花了大量时间泡在图书馆里,边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