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硬骨头六连”好作风
学习“硬骨头六连”好作风
去年九月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号召全区罩民学习“硬骨头六连”的精神后,公社团委即组织各队团支部书记进行学习。开始,团干部对学习六连的目的不很明确,觉得部队的经验高不可攀。后来经过学习后,大家认识到:六连是党和毛主席教养出来的英雄连队,在他们的光荣事迹和工作经验里,生动地贯彻了毛主席的思想;学习六连的革命精神和工作经验,既是培养青年革命化、推动三大革命运动的好办法,也是锻炼提高干部的有效措施,意义十分重大。他们分析了六连的四个“过得硬”(即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中,关键在于思想硬。于是,决定从学习六连政治思想工作入手,要求青年以六连为榜样,作到政治思想、劳动生产、学习技术、阶级观念、阶级路线等几个方面“过得硬”,争取当硬骨头“五好”青年。
从根上学起 启发青年阶级觉悟
在学习中青年们很佩服六连的英勇善战。但是也有些青年说:“六连到战场上不硬也不中”,“面对敌人不硬就要吃亏”。六连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呢,不少青年还不懂得。公社团委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及时向各队团支部指出:学六连应从“根”上学起。于是,各队团支部都结合阶级教育开展了“和六连英雄比家史、比童年”的活动,组织青年联系实际讨论了“六连为什么硬?”“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等题目。张庄大队的青年讨论时一致认为:六连硬是因为他们有高度的阶级觉悟,英雄高家凯的父亲是被旧社会逼死的,他对旧社会有刻骨的仇恨,懂得为谁当兵、为谁打仗,所以才英勇杀敌、视死如归。青年王春荣说:“六连同志的苦也是我家的苦,我老爷十二年没盖过被子,七年没穿过鞋,爷爷饿死,大爷死在外乡,三姑母出外讨饭十多年没有下落……我的家史和高家凯一样。但他不忘阶级苦,为人民献出生命,而我初中毕业后却想当农业战线的逃兵,真对不起党,对不起死去的长辈。”通过讨论,好多青年提高了阶级觉悟。但是,也有少数青年,学习后仍然无动于衷。如西关大队团员宋臣山,从小失去父母,党培养他到中学毕业,回乡后当上电工,他却嫌脏怕累??闹情绪来了;学习六连后,他仍然要求调换工作。团支部书记刘汉邦访问了他的家史后,对他进行了个别帮助。汉邦先问大家:“臣山为啥小名叫路生?”大家都不知道,连臣山也莫名其妙。后来汉邦才告诉臣山:“那年春天,青黄不接,穷人断炊,你娘快要临产了还没有吃饭,那天她到外村亲戚家去借粮,没有走到,就把你生在路上了;以后,才给你起名叫‘路生’;后来,没有多久,你母亲就死去了……”听了这段家史,臣山才恍然大悟,再去学习六连的事迹,就感到字字句句都打动心弦。他悔悟地说:“哎呀!我忘本了。”从此,臣山变好了。
为了进一步帮助青年认识六连硬的阶级根源,各大队还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老贫农给青年讲村史、家史,组织青年访问贫、下中农,看《社长的女儿》、《沙岗村》、《血泪仇》等反映阶级斗争的现代剧,举办学习六连和三史展览馆,使青年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和六连是同根相连,应该首先学习他们不忘阶级苦、永远革命的思想,为巩固集体经济出力。
联系实际 活学活用
青年的阶级觉悟提高后,应该如何继续引导他们呢?公社团委又向团支部指出:进一步学六连,应当把青年的热情引到农业生产上去。
李孔村大队今年准备扩种二百亩棉花,积肥送粪是生产关键,而当时恰逢雨雪连绵,有些青年嫌冷怕苦,出勤率不高。团支部就用六连越困难越过硬的精神来激发青年战胜困难的信心。青年们因此说:“六连战斗作风硬,我们要劳动生产硬;他们不怕敌人,敢于刺刀见红,我们不怕天寒地冻,敢于向自然开战。”第二生产队往南地送粪,要越过两道沟,积雪埋没了道路,无法前进。青年李法吉和张刻秀发扬了硬骨头精神,铲雪、填坑,绕道前进,终于闯开一条运肥道路,带动全队完成了送粪任务。又如西关大队搞副业生产的,绝大部分是青年。进入腊月后,社员都来弹花、磨面、碾米,活计很忙。有些青年产生了厌烦情绪,服务态度生硬,引起了社员的不满。团支部就着重组织青年学习六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开展了搞好服务态度的活动。青年王露子原来打过钟还不上班,学习后把铺盖搬到门市部,吃住都在
那里,社员来加工粮食,早晚不误。团支部表扬了他以后,一队青年王玉华,二队青年王云庆也都住到门市部,天不明就响起了钢磨、电碾声。这样联系实际、活学活用、边干边学,就使六连的精神一点一滴地落实到青年的思想和生产上,变成了巨大的物质力量。
深入下去 抓活思想
公社团委学习了六连的经验,认识到六连的工作硬,首先在于干部的思想作风过得硬。他们下狠心扭转了过去转圈一溜风的浮漂作风。团委副书记马振付首先深入张庄大队,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先行一步,取得经验,指导全面。
对薄弱支部,公社团委采取登门指点,个别帮助的办法,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调动团干部的积极性。全公社十二个团支部书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