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市报社论大众化特色
都市报社论大众化特色
在报纸将独家言论视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今天,社论写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都市报自是不能例外。都市报的新闻报道贴近大众已是平常,可社论也有贴近大众的趋势,改变着我们对于社论的刻板印象,如《新京报》、《潇湘晨报》,《南方都市报》更具典型性。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的社论为对象,剖析其中的大众化特色,以作管中窥豹之用。
何谓社论的大众化特色
社论的大众化特色指的是言论要采取大众视角,用大众的眼光去评点事件,用大众的心态感受事件,为大众立言。按一般的理解,社论所涉及的主题是国家和国际大事,着重从全局来考虑问题,一副严肃庄重的样子。但是,《南都》的社论却不局限于这种陈旧的做法,而多从大众的立场出发来操作社论的写作,甚至直接以大众的口吻说话,为大众代言。如:
“重庆市杨家坪鹤兴路17号的命运,至今还很难看清楚。它今天不被折掉,也许明天就被拆掉了,或者后天――其实这和昨天凌晨拆掉没有分别;或许开发商与房管局迫于压力会重新考虑业主的要求,或许双方会达成协议――那么这个案是胜利了,但是私人物权的现实还在等待改进。不论这个故事的结局如何,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但是一切已经开始。这个红旗招展的浪漫开头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和斗志,一往无前,义无反顾,我们能够猜到那个结局。”
上文很明显地可以感觉到南都的立场――支持当事人的行动,为当事人加油、鼓劲。另外,社论完全是以一种平视的、悲悯的、义愤的心态来与广大读者对话,与众多的私有财产的捍卫者交流的,全然没有通常社论那种俯视的眼光。有关“钉子户”的报道这时被赋予了悲壮的战斗色彩。我们俨然看到,两军对垒、军鼓阵阵,而《南都》在一旁拼命地鼓与呼:钉子户,你不孤独,你的背后,有我们。这种话语能够得到绝大部分读者的同意和赞赏,给“钉子户事件”蒙上了一层高贵的色彩。
此外,《南都》社论的语言也很“情绪化”。很直接地表达了愤怒,但是这种愤怒是通过“我们”的口说出来的,即用“不在场”来表示它的“在场”,实际上是为民众代言,替大众说话,很好地把自己的话语与大众的话语进行了一个巧妙的置换。
大众化特色的表现
首先,社论大众化特色最为明显的是话语策略的大众化,也就是它能够紧紧抓住读者。让读者都以为社论是在“说我想说的话”、“表达我的情绪”。都市报近年来积极参与重大事件的建构。甚至越来越左右着事件发展的态势,在引领舆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针对一些邪恶现象时,《南都》的社论中时常用诸如“令人震惊”、“令人愤怒”、“令人发指”、“我们呼吁”、“我们请求”等情绪性的用语,全然没有通常社论中那种严肃的面孔。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用语裹挟了全体大众,表现为大众的“愤怒”、“震惊”和“发指”。面对种种引起普通人共同情感的事件的发生,都市报适时抓住了这种共同的情感,并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公开发言的平台,并在恰当的时机“帮”大众表达了出来。经过这样一个过程。都市报能够巧妙地完成单个媒体的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变,或者说是对大众话语的有效利用,从而对社会舆论形成较大的引导能力。
其次,社论大众化特色表现在社论题材的大众化。就是社论涉及民生问题较多,注重大众关怀。《南都》强调对同大众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的评论,并推动问题的解决。如2009年1月3日社论就针对浙江出台的“给街头游商走贩确定固定的经营场所,让其规范经营”的规定发表看法:“……如何防止流动摊贩夜间扰民,如何避免小商小贩毁损市容,如何在市民便利与管理有序之间巧妙平衡,这些也可以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街头生活原本就是纷繁多样,它理应成为城市治理的起点,而非强求的景观效果。这将是一个向社会本身学习归认的过程。”这种对大众的关怀比比皆是。
再次。它还表现在对社论的本地化处理上,不仅全力关注本区域问题,也表现于在谈论全国性问题、现象的时候,经常能引入本地的视角,借鉴本地经验,解决本地问题。统计发现,《南都》社论的关注点有一半来自本地。从珠江治污、深圳产业转型,到广东改革开放、广州春运……这些借助于本地事件组织的系列评论,不仅最大限度地引起了本土读者的兴趣,也很好地引导了当地民众。
大众化特色的成因
众所周知,大众化特色是以《南都》为代表的都市报社论的鲜明特色,那么,它的成因有哪些?
第一,社论的大众化特色是与传播大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的。过去,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宣传政策,媒体的传播都强调单向的自上而下,根本不考虑受众、市场等因素。媒体掌握着主动权。进入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的新闻改革趋势,要求媒体传播必须要意识到受众的“主体性”,要充分考虑受众和市场,坚持“三贴近”,把受众看作消费者,媒体和受众也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