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秋林 一个美女艺术家矛与盾
陈秋林 一个美女艺术家矛与盾
当代艺术界是一个“神人”辈出的“界”,看不懂的艺术表达还是其次,看不懂的人,也就是艺术家,却还是不断地用他们不可思议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让大众感到惊奇。似乎他们都活在另一个世界,过着另一种生活,说着另一种语言,也就是说,他们是另一种人。
陈秋林似乎也是,她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新媒体艺术家,2006年,acc(亚洲文化协会)颁发年度的奖助金,她是当年中国唯一一个获得该荣誉的艺术家,2007年她被邀请到美国纽约免费考察和学习半年。2008年她和另外不同领域的7位女性获得JP摩根首届亚洲经济论坛新星提名,2009年,她得到法国领事馆的奖项提名,前往法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尼斯艺术学院授课。而她的作品从2005年也被美国权威画廊代理。
是的,她绝对已经是艺术界的新星,虽然她“艺术家”的头衔总是会带着“美女”二字,这是无法避免的――接触过她的人,很难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不会想起“美女”这两个字。今年已经30多岁的陈秋林,毫不夸张地说,看起来也就是20出头的样子,采访时穿着海魂衫和印着大大的“中国”两字的红白运动服,几乎像是刚刚从《奋斗》这类连续剧中走出来的毕业生。更让人惊叹的是,她的大眼睛、小脸盘和尖下巴像极了周迅,或者说,周迅像极了她。这样的装扮和长相,实在让人无法将她和印象中的当代艺术家的形象联系起来,她却不以为意地说:“我知道不少人说我是美女艺术家,没什么吧,我喜欢当美女,但在好的国际性的展览里没有任何人会因为你是美女就能让你参加展览,相反,更多的不认识我的人见到我的作品就以为陈秋林应该是一个中年男人。”
现在,她坐在家对门的咖啡馆中,一边抱怨最近冒出来的痘痘,一边说自己熬夜看球感觉很爽。就是如此,陈秋林的身上有太多矛盾之处,即使当她说自己是一个不喜欢选择的人,也会在后面跟一句“但是我喜欢纠结的都是小事,面对大事只要决定了就会非常坚决”。用己之矛攻己之盾,却不见任何血光,好像陈秋林的矛与盾每次见了面都会互相握握手SAY HELLO,又能继续相安无事地存活在同一个身体里。陈秋林自己,就心满意足地用这些不和谐创作出惊人的作品,工作完毕了扭头就去看球,顺便骂两句又出来??黄腔的贝利这个乌鸦嘴。
陈秋林之矛
“艺术对于我就是信仰”
用陈秋林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一个“在码头和电影院长大的女孩”,小的时候,陈秋林处在半放养的状态,母亲在电影公司工作,于是电影院就成了所有员工孩子的“幼儿园”,上班的大人都把小孩放进电影院,看门收票的阿姨就成了孩子们的保姆,于是她就在这个江边的小城看着电影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当时那个年代和她的成长环境中,她并没有遇到比看电影更像是“艺术熏陶”的经历了。后来她来到成都,看见电影票价那么贵,脑袋中想到的居然是“原来看电影还要花钱啊?”
1993年,也是陈秋林第一次接触到艺术的年份――与许多家学深厚的成功艺术家相比,晚了10年甚至更久。但是胆儿大的陈秋林只学了一年,就去报考了四川美术学院,可是因为文化课的成绩没有达到标准,到了第二年,陈秋林才如愿进入了川美的大门。
接触到当代艺术是因为一群成都的艺术家,2001年,那时她已经从川美毕业,正在成都学习英文为出国做准备,那时的她并不认为专职艺术家是她可以选择的职业,和很多人一样,想着出国看看,以后回来再找个好工作,或者在大学当老师也不错。
也就是那时,陈秋林在成都第一次看到一个朋友的行为现场,那是之前在传统的美术学院里从没有见过的艺术形式,她问旁边观看的人:“艺术也可以这样做啊?”那些人是当时在成都一直坚持做现场的艺术家。从他们那里,陈秋林理解了原来艺术不只是架上绘画,那是一个可以创造出更多可能性的所在,就像传说中的“打开了一扇大门”,那是闪着光芒的理想之门、创造之门。
所有的开始都是新奇和艰难的,陈秋林从最早就选择了影像作为创作的载体,“甜蜜的伤害”拍摄的是在现代工业化背景下的废墟里一个白裙女孩,承受着男人不断扔掷的奶油蛋糕的伤害,讨论的是这一代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少年要面对的社会现实。这可能只是她对当代艺术思考的无意识的开始,她作为演员下来以后很开心地对朋友说“真的很发泄”。
如果说艺术就是她当时想的那样,仅仅是一个发泄的方式,也就不会有日后的陈秋林。实际上,她说艺术是她精神上的信仰,她相信艺术在精神上的存在价值。当代艺术的魅力在陈秋林看来在于它的多元性,不像一幅画通过平面的场景表达的单纯情感,当代艺术能够用各种能够想象的方式将艺术家的经历与感受,与观者的经历与感受相连。陈秋林认为,艺术家是有社会责任的,那就是向社会表达一个声音,开拓新的思考道路,和所有思考文化现象的人一样,那是一个包括了社会学、哲学、文学、艺术等等众多学科的综合实体,而她自己,用她的话说“只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