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剑拔弩张盟友》说起 孤立无援国民政府
从《剑拔弩张盟友》说起 孤立无援国民政府
珍珠港事件爆发时,蒋介石必须马上面对一个重要问题:究竟应该只对日本单独宣战,还是对所有轴心国家同时宣战?对中国而言,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
曾经玩过一款经典的战略游戏——钢铁雄心2,这款游戏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游戏时间从1936年1月开始到1953年12月止,前后历时18年,其间玩家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参与战争。游戏中你可以选择德国、苏联这样的大国,也可以选择瑞士、尼泊尔这样的小国。
作为一名中国玩家,笔者惊奇地发现,游戏中中国境内不仅有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毛泽东的边区政府可以选择,阎锡山的晋系、龙云的滇系、李宗仁的桂系,甚至西北的马家军、新疆的盛世才都可以选择。最叫人困惑的是,国民政府孤立无援,即使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始终不肯与蒋介石政府结盟。这是为什么呢?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直???阅读了齐锡生所著《剑拔弩张的盟友》,才从这样的困惑中走出来。
1941:中国抗战最困难的一年
中国抗战始于1937年,到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变发生时,国民政府已经单独对日作战长达四年五个月。在此期间,尽管中国曾经不断要求西方列强给予外交、经济及武器上的援助,但西方列强都不理不睬或冷峻拒绝。更可恨的是,英法还因为担心日本对它们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进行报复,多次要求中国接受日本所提的和平条件。到了1940年夏天,西欧战局溃败之时,英法更进一步切断中国经过缅甸和越南通往国际的通道。
美国的态度稍微好一点。虽然美国人民对日军在华暴行时常发出抱怨,但是美国商人仍然把一批批战略物资卖给日本人,赚取暴利,间接支持了日本侵华战争。美国政府更是奉行一贯的孤立主义。虽然美国人也发出过一些谴责日本的声明,但无意为中国而与日本直接作战。美国多少对中国提供了一些贷款和军援,但数量却不足以真正提高中国的作战能力。其结果是,1941年中国军队的装备和战斗力已经比1937年大为减退,不但缺乏先进武器如飞机、大炮、战车等,甚至缺乏步枪、机枪和弹药。
讽刺的是,在中国最需要外援时,给予国民政府援助最多的反而是蒋介石的两大“敌人”——与日本交好的纳粹德国和支持中共的苏联。纳粹和苏联对华军事或经济援助都远远超过西方民主国家的总和。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欧战爆发后先是德国抛弃了中国,逐渐亲近日本,与之结成轴心国同盟。不论中国如何苦苦哀求,希特勒终于完全停止它对中国的军事供应。苏联也因不愿意陷入两面作战危局,而与日本签署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从而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
1941年成为中国抗战最困难的一年,德国和苏联已经停止了对华军售,英法自顾不暇,对中国避而远之。
日本偷袭珍珠港使中美两国一夜之间成为了“事实上”的同盟国。美国人惊讶地发现,远东竟有一个好大的盟友,与刚刚给了自己一记耳光的日本鬼子苦战了五年。美国人心里清楚,英法已经被德国人打得喘不过气来,不可能有力量支持自己,而中国人或许能!
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曾大胆预言中国的抵抗不出三个月必将瓦解。当时大多数的西方观察家也不指望中国能够持久抗战。作为中国的敌人,日本历来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更了解中国在各方面的弱点。但是日本人是见树不见林,过分低估中国能够不惜一切牺牲抵抗外侮的民族主义意识和情绪,民族情绪也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相反地,当太平洋战争之初,西方人被打得满地找牙时,却过分高估了中国的作战能力,他们对中国众多弱点不够了解,以致对中国产生出各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也就是说,当美日之间爆发战争时,美国人想到的不是如何帮助中国人,而是中国人如何协助美国。
蒋介石心中的珍珠港
一般认为,珍珠港事件之前,蒋介石对抗战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美日开战无疑是蒋介石梦寐以求的局面。其实,蒋介石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兴奋,倒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坦然承认,珍珠港事件让他舒了一口气,甚至感到欣慰。有趣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似乎并不在意斯大林或丘吉尔的反应,反而对中国的态度异常关注。早在日本发动攻击之前,他已经主动地向胡适大使提出警告,万一美日战争爆发时,他希望中国领袖及人民群众能够自我克制,避免公然庆祝。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几个月中,蒋介石其实已经逐渐理解到,美国法律和政治局势对罗斯福的外交政策限制重重,因此他并没有想说服罗斯福对日作战的念头。相反地,他甚至建议罗斯福应该尽量避免和日本发生武装冲突。即使在珍珠港事变前不久,当美日关系已经紧绷时,蒋介石在1941年10月31日依然告诉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将军说:“予之抗战政策,希望英美运用政治、经济压力以制裁日本,并无英美对日作战之愿望。”换言之,在蒋介石心目中,他此时之所谓“战胜”日本的定义,并不是妄想在军事上“击溃”日本,而是使日本在华侵略行动因无法进展而被迫终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