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桥分支动脉病脑梗死临床分析
脑桥分支动脉病脑梗死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intracranalbranchatheronatousdisease,BAD)在脑桥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提高对BAD的认识。方法分析3例脑桥旁正中急性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磁共振病灶特点以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显示的相应部位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情况,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BAD患者表现为纯运动腔隙综合征、TIA及共济失调轻偏瘫;MRI上可见梗死灶内侧位于桥脑旁正中、类直线,病灶延伸达桥脑表面,呈楔形,直径大于15mm,并排除中脑及延髓部位梗死以及伴有小脑及幕上部位的梗死。MRA显示基底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2例,相应部位基底动脉夹层1例。结论BAD是一种新型脑梗死类型,对临床疑似腔隙性脑梗死尤其是巨大“腔隙性脑梗死”而又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建议考虑BAD的诊断,早期完成磁共振及磁共振血管造影对判断早期脑梗死严重程度、预后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腔隙性脑梗死
颅内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intracranalbranchatheronatousdisease,BAD)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脑梗死临床和病理学概念,大多数临床医生较陌生,国内相关的文献报导不多。日本有学者对BAD进行较为全面的临床和病理研究,认为虽然BAD的临床表现酷似腔隙性脑梗死,但影像学特征与治疗均不同于后者。因此应与腔隙性脑梗死仔细鉴别。作者报道3例临床表现类似腔隙性脑梗死、MRI符合脑干BAD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临床资料:2011年收治的BAD患者3例,其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和头颅MRI结果如下:
例1:男,68岁,因言语不清4天入院。高血压史3年。查体:神清,BP140/90mmHg,眼球活动自如,瞳孔等大光敏,口角对称,伸舌略偏,左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巴氏征(±),无感觉异常和无肢体共济失调。头颅MRI:DWI示脑桥右侧旁正中明显高信号,脑桥右侧旁正中片状稍长T2信号影,基底动脉显示“双腔征”,提示夹层可能。MRA显示基底动脉夹层可能,治疗7天好转出院。
例2:女,66岁,因发作性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1天入院,查体:神清,BP130/80mmHg,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巴氏征(+),无感觉异常和共济失调。治疗18天明显好转出院。入院时头颅MRIDWI及T2-FLAIR序列显示脑桥偏左侧旁正中片状明显高信号,长T1长T2信号影,界不清;MRA示基底动脉存在偏心的狭窄,但与梗死最大层面不在同一层。
例3:女,87岁,因头昏伴发右侧肢体无力不稳3天入院,有高血压病史4年。查体右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巴氏征(±),右侧肢体共济失调征阳性。BP140/90mmHg。治疗12天明显好转出院。头颅MRI的DWI序列显示脑桥左侧偏中线明显高信号,MRA显示基底动脉中段偏心狭窄。
2讨论
BAD从血管病理学角度被定义为主干动脉分出的穿通支入口部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该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即属于大或中等直径的动脉病变,病理上与高血压所致的脂质透明变性不同,为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的改变。研究[1]指出,因为BAD与腔隙性脑梗死均为穿支动脉闭塞,故两者的临床表现酷似。幕下BAD大多为从基底动脉直接分支的桥脑旁正中动脉入口处闭塞,形成桥脑深部直达腹部表面的细长型梗死灶[2];幕上BAD易受累的穿通动脉主要为豆纹动脉。原靖幸[3]2001年提出了桥脑旁正中梗死的诊断要点:①临床经过如血栓形成呈阶梯样进展;②影像所见横断面有直径均大于15mm的梗死灶,冠状位为与穿通支灌流领域一致的细长的楔形梗死灶;③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需排除动脉源性或心源性栓塞可能。而排除标准为;①梗死灶直径均小于15mm(腔隙性脑梗死);②梗死灶在轴位上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基底部内侧或外侧,但未涉及基底部表面(短旋或长旋动脉梗死);③脑桥梗死及合并后循环其它部位梗死者(基底动脉梗死)。一个对48例临床拟诊桥脑旁正中梗死的研究指出[4],危险因素除高血压相关外,同时与糖尿病、脂代谢异常有关,但与心房纤颤无关。Caplan在1989年强调高血压病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BAD较少以高血压病为特征。本文1例为TIA,1例为共济失调轻偏瘫,1例表现为纯运动性轻偏瘫。可见仅仅通过临床表现很难区别BAD与腔隙性脑梗死。本文3例均发现基底动脉的偏心狭窄或动脉夹层,推测这些病灶影响了脑桥穿动脉的开口,导致BAD的发生[5]。
20世纪30年代,Lhermitte和Trelles从病理学的角度确立了小的旁正中动脉、短旋动脉呈直角直接起自基底动脉,如同豆纹动脉直接起自大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小学《羽毛球社团》教案(36页) .pdf VIP
- 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ppt VIP
- 体检中心运用PDCA降低体检中心体检者漏检率品管圈成果汇报书.docx VIP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课后习题答案汇编.docx VIP
- 二氧化碳的高值有效封存利用课件.pptx VIP
- 印花助剂及其应用.pptx VIP
- 海康威视IP SANNAS监控存储解决方案_模版 .pdf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 2025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
- Q_370705WAD008-2019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氯化铵企业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