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 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PPT.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PPT

第一章 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性质和表现形态有何影响。 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影响 二、特定的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影响 1.农耕型文化 2.多样型文化 3.封闭型文化 “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天体如弹丸,其势斜倚”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学术界对清代科技发展有不同看法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席泽宗在接受《科技中国》采访时回答了记者的这一提问: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既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太大的关系,那又是什么导致了中国最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席泽宗回答说:“我认为主要是社会原因,即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按照明末发展的趋势,中国传统科学已经复苏,并有可能转变为近代科学。明末这一时期的科学相当注重数学化或定量化的描述,而这些又是近代实验科学萌芽的标志。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朱载《律学新说》,潘季驯《河防一览》,程大位《算法统宗》,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吴有性《瘟疫论》等等都是具有世界水平的著作。在短短的67年中(1578—1644)出现了这么多的优秀科学专著,其频率之高和学科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和英国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1644年是个转折点。这年,英国打败了封建王朝,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后虽有反复,但1688年“光荣革命”成功以后,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国就在资本主义道路上前进。而中国由于清军入关,残酷的战争中断了科学发展的进程。落后的奴隶制游牧民族入关建立了清王朝。到了康熙时期,全国已基本上统一,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而且有懂科学的传教士在身旁帮忙,国内、国外的环境都不错,这时是一个机遇,是中国有可能在科学上于欧洲近似于‘同步起跑’的时机。然而由于康熙一系列错误的科学政策,把我们本可以与欧洲‘同步起跑’的机会失去了。” 如:康熙在用人上,对汉人采取防范措施,致使一些科学家得不到重用;在培养人才和集体研究问题上,在有众多传教士的条件下,没有兴办外语学校,没有组织中国学者翻译外国科技书籍;在制造仪器和观测时,只是把所制成的仪器视为皇家礼器,只供皇帝本人使用,而没有用来进行观测;康熙未予以重视,他只关心一些普通常识问题,对从欧洲传进来的一些理论问题,不管是托勒密体系、第谷体系还是哥白尼体系,都未重视去研究。康熙时期的科学政策是我们同欧洲科技发展拉大差距的起点,在之后的统治政策中也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如乾隆后的“复古”运动就崇尚一切都可以从古书中找到原因,包括科技。 1.节气文化与地理 2.中医文化与地理 3.性情与地理 4. 文学与地理 5. 语言与地理 6. 音乐与地理 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与地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19世纪的法国作家、批评家史达尔夫人(Germaine de Stael,1766~1817)就指出存在地域风格的差别和地域文化对地域风格的影响。她把西欧分为北方和南方,认为南方人和北方人各有各的精神面貌,自然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南方气候清新,大自然形象丰富,人们感到生活乐趣,感情奔放,大都不耐思考,与女性交往很少拘束,比较安于奴役,却从气候的美和艺术的爱中得到补偿。北方土地贫瘠,气候阴沉多云,人们较易引起生命的忧郁感和哲学的沉思,但具有独立意志,不能忍受奴役。 南方气候温和、湿润,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