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PPT
无机物呼吸反应及其产能 三、光能营养型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通过光能进行营养的生物 光能营养型生物 产氧 不产氧 真核生物:藻类、绿色植物 原核生物:蓝细菌 真细菌:光合细菌— 循环光合磷酸化 古生菌:嗜盐菌— 紫膜光合作用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存在于光合细菌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 在光能驱动下,电子从菌绿素分子逐出,通过循环式的电子传递途径产生ATP; 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 产ATP和还原力[H]分别进行; 还原力[H]来自H2S等无机氢供体,在逆电子流、耗能的情况下产生; 具体反应途径:P122 循环光合磷酸化 循环光合磷酸化的途径 引自周德庆,2003 ATP 循 环 光 合 磷 酸 化 途 径 引自周德庆,2003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是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产能方式; 电子的传递途径是非循环式的; 在有氧条件下进行,能产生氧气; 有两个光合系统; PSI:含叶绿素a,吸收光波为P700,有利于红光吸收; PSⅡ:含叶绿素b,吸收光波为P680,有利于蓝光吸收; 反应中可同时产ATP、还原力[H]和氧气; 产生具体反应途径:P124 蓝 细 菌 的 产 氧 光 合 作 用 引自周德庆,2003 比较项目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循环光合磷酸化 生物体 植物、藻类、蓝细菌 光合细菌 叶绿素类型 叶绿素a等 细菌叶绿素a等 PSI 有 有 PSII 有 无 氧的产生 有 无 还原力[H] 来自水的光解 来自H2S等无机氢供体 两种光合作用比较 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嗜盐菌特有的无叶绿素或菌绿素参与的独特光合作用; 嗜盐菌的细胞膜制备物可分离出红色和紫色两个组分; 红膜:在有氧条件下可进行氧化磷酸化产能; 主要成分为类胡萝卜素、细胞色素和黄素蛋白等; 紫膜:在缺氧条件下,能利用光能的介导获得能量; 主要成分为细菌视紫红质和类脂; 细菌视紫红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相似,能吸收光能,并在光量子的驱动下起着质子泵的作用; 第二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联系 能量代谢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消耗能量 简单小分子 ? 复杂分子 物质代谢 复杂大分子 ? 简单小分子 释放能量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关系 引自周德庆,2003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联系紧密,互不可分; 在长期的进化中,生物体通过两用代谢途径和代谢回补顺序使生物体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转; 联结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 有12种(P126); 一、两用代谢途径 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 但合成途径并非分解途径的完全逆转;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一般在不同的区域内分别进行;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特点 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物的那些反应; 不同的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在不同的碳源下有不同的代谢回补顺序; 与EMP和TCA循环有关的代谢回补顺序约有10条,都围绕着PEP和OA这两种关键性的中间代谢产物来进行; 微生物特有的代谢回补顺序 — 乙醛酸循环 它是TCA循环的一条回补途径; 此循环中有两个关键酶:异柠檬酸裂合酶和苹果酸合成酶 具有乙醛酸循环的微生物普遍是好氧微生物; 醋杆菌属、固氮菌属、产气肠杆菌、酵母属、青霉属和黑曲霉等; 二、代谢回补顺序 乙醛酸 异柠檬酸裂合酶 苹果酸合成酶 乙醛酸循环示意图 引自周德庆,2003 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 一、自氧微生物的CO2固定 (一)Calvin循环 是自养型生物固定CO2的主要途径; 本途径含有两种特有的酶: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 磷酸核酮糖激酶; (二)厌氧乙酰-CoA途径 这种非循环式的CO2固定机制主要存在于一些化能自养菌中,如产乙酸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 整个反应的关键酶是CO脱氢酶; (三)逆向TCA循环 一些绿色硫细菌固定CO2的方式 特殊酶为柠檬酸裂合酶 (四)羟基丙酸途径 少数绿色硫细菌以H2或H2S作电子供体进行自养生活时所特有的一种CO2的固定机制; 其关键步骤是羟基丙酸的产生; 此类细菌无Calvin循环和逆向TCA循环途径; 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还原成氨的过程; 生物界中只有原核生物的部分菌才具有固氮能力; 生物固氮是地球上仅次于光合作用的生物化学反应; 荷兰学者Beijerinck 最早分离出共生固氮微生物Rhizobium(根瘤菌属) ; (一)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自生固氮菌 (free-living nitrogen-fixer) 共生固氮菌 (free-living nitrogen-fixer) 联合固氮菌 (associative nitrogen-fixer) 二、生物固氮 (Biological nitrogen f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