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转基因技术PPT
第十一章 转基因技术;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第三节 外源基因的整合、表达与遗传
第四节 外源基因的检测
第五节 转基因水产动物的安全性
;第一节 概述;(二)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转基因:指在DNA操作过程中整合到动植物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外源基因。
1、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
共同点: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对目标动、植物进行遗传改良
;不同点:
(1)、传统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个体水平上进行,不能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选择,选出优良遗传性状的概率极低,且花费时间很长。转基因技术操作和转移的是明确的基因,功能清楚,其表现可准确预测,花费时间短
(2)、传统育种技术只能在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转基因技术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
;3、鱼类转基因研究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原始的类群,且鱼类可塑性强,不同种属之间亲合和协调较容易,是进行转基因研究的理想材料。
1985年 朱作言首先进行鱼类转基因研究,将小鼠重金属结合蛋白基因启动子与人生长激素基因序列的重组DNA片段,注入鲤、鲫和泥鳅的受精卵中。后又克隆鲤和草鱼肌动蛋白基因,获得其启动子,和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组合成全鱼基因,导入鲤和银鲫。
1993年 孙效文构建转鲤MT启动子-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这一全鱼融合基因鲤。
;4、虾类转基因研究
1992年 孔杰首先成功运用精子介导外源基因转移到中国对虾卵子中
1996年 刘萍将羊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中国对虾受精卵
2000年 刘志毅用基因枪法获得具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产物的转基因对虾。
;5、贝类的转基因研究
首例报道:利用电脉冲导入法将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去膜的贻贝受精卵内,结果表明阳性率到达41%。
2000年 lin利用一个新的转基因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短劲蛤中,并且利用同一载体将鲑生长激素基因导入海湾扇贝受精卵,在子代中检测到此导入基因。;第二节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来自高等动物病毒基因的启动子
转基因研究早期,使用的启动子大多为病毒启动子,如SV40、RSV等
2、来自高等动物的启动子和增强子
早期使用较多的是高等动物金属硫蛋白基因(MT)的启动子
3、来自鱼类基因的启动子
可使外源基因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或表达组织特异性、时期特异性。
;(二)目的基因;2、常用目的基因
(1)生长激素基因: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所有其他组织生长;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升高等作用。
鱼类基因转移的第一个热点。
?鱼类是人类主要蛋白质来源之一
C很多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序列都已研究清楚,为各种动物基因转移的研究和实践准备好现成材料
?很多实验结果表明,向鱼类转移生长激素基因,如果能够整合和表达,对鱼的生长就会有促进作用
;(2)增强抗逆性的基因:抗逆性是指生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包括抗病、抗寒、抗高温和耐低溶氧等。
?抗冻蛋白基因:具有降低胞内溶液凝固点的作用。
?抗病性基因:将抗病相关基因导入鱼体内,可达到增强鱼抵御各种病害能力的目的。
?珠蛋白基因:鱼类耐低溶氧能力主要是由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决定的,而血红蛋白的合成是由珠蛋白基因编码和调控的。
;(3)报告基因: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
需具有的条件:
?已被克隆和全序列已测定
?表达产物在受体细胞中不存在
?所编码的产物的检测应该快速、简便、灵敏度高而且重现性好。
广泛应用于启动子分析、监控转基因及其表达、细胞的信号转导与药物的筛选。;二、外源基因的导入
(一)鱼类基因转移中外源基因的导入方法
1、显微注射法:是借助于显微镜的放大技术,直接把外源基因注射到动物的卵母细胞、受精卵、早期胚胎、胚胎干细胞或体细胞中,然后生产动物个体的方法。
(1)卵母细胞核注射
(2)受精卵原核或胞质注射
影响因素:外源DNA的浓度、外源DNA的结构、注射位点以及动物品系和注射的时期;2、电穿孔法
原理:利用外部高压短脉冲使细胞膜的结构改变,使之产生可逆的孔隙或孔洞,一定大小的分子包括DNA即可通过孔隙或孔洞进入细胞。
优点:操作较简单,可同时处理处理大量的受精卵
缺点:导入时随机的,无定向的,且转移率较低,针对不同种鱼需建立对应的电脉冲条件。;3、精子载体法
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通过人工受精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胚胎,从而将外源基因带入子代的基因组中而实现基因转移。
(1)直接混合法:是在受精前将精子直接加入事先配好的保存液中,然后与外源基因混匀,温育半小时后按常规方法受精。
(2)脂质体法:是将外源DNA与精子混合培养之前先用脂质体包裹,脂质体自发地与DNA相互作用形成脂质体DNA复合体。
(3)电穿孔法:是利用高电压暂时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