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核辐射量及对人体的危害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核辐射量及对人体的危害PPT

需要指出的是放射性活度只表示了样品中放射性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没涉及到核衰变的类型及放出射线的能量等。因此,如果说放射性活度是相同的,仅表表示放射性强度是一样的,但放出的射线有不同的能量和数目,与物质的作用方式也是不同的。 如α粒子引起的电离辐射远大于β粒子,因此,在相同的吸收剂量下, α粒子引起的生物效应更厉害,因此,为了区别这种情况, 第四章 放射性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凡是能放射出各种类型的射线,且其放射性比强度大于0.002μCi/g的物质(包括一些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具有这种能放射射线的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 輻射的來源 陽光、空氣、土壤、水、食物 医疗应用及放射线治疗 核武器試爆落尘 (0.6%) 彩色电视、夜光手表、 烟雾侦察器 (0.5%) X光机操作员、 焊接檢查員 (0.45%) 铀矿挖掘与提炼、核废料处理(0.15%) 0.24rem 67.60% 30.70% 1.70% 自然背景 醫用輻射 核子武器 生活用品 職業曝露 核能應用 核电生产产生的人均剂量当量约1uSv,仅占天然照射水平的0.05%, 到2100年,也仅占1% 輻射的分类 电离輻射 能量大的射线,可將细胞的电子电离,进而产生一连串的化学反应,造成生物体的破坏 如α粒子、 β粒子、中子、X光、γ射線、 非电离輻射 不足以造成原子产生离子化的电磁波 長期照射亦会产生危害,应尽量减少暴露 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 1、放射性活度(强度) (1) 第一种定义: 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的次数称为放射性活度(即衰变率)(为纪念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常用单位是居里(Ci)每秒钟发生3.7×1010 次 (2) 第二种定义: 单位时间内衰变一个核的放射性强度为1贝克勒尔(Bq)。 国际单位是贝可(Bq)每秒钟发生1次衰变 1 Ci= 3.7×1010 Bq,1 Bq= 2.703×10-11 Ci 1 mCi= 3.7×107Bq,1 Bq= 2.703×10-8m Ci 1 μCi= 3.7×104Bq,1 Bq= 2.703×10-5 μ Ci 4.1 辐射量与单位 3、吸收剂量D (1)吸收剂量定义为单位质量被照物质平均吸收的辐射能量。 过去的专用单位是拉德 rad 国际单位专用名称 戈瑞 Gy 1 Gy = 1J?kg -1 = 100 rad 1 rad = 0.01Gy ( 2)吸收剂量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吸收剂量 的增量。 表示方式: Gy/h, mGy/min, Gy/s等 4.1 辐射量与单位 照射量与吸收剂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但不同射线在对空气这一物质来说,两个物理量之间有一定的数值关系: 1 C·Kg-1 =0.44 Gy 测定辐射场中某一点的照射量,可估算出该点的吸收剂量。 4、剂量当量H ( 1)剂量当量:某一吸收剂量的生物效应是与辐射种类和照射条件有关的,仅知道人体接受的吸收剂量还不能说明人体受到多大的损害,因此用剂量当量这一概念来修正这些因素。 H = D·N·Q (其中H=剂量当量,Q=品质因子,D=吸收剂量,N=修正因子) 专用名:希沃特(Sv) 1 Sv = 1J?kg -1 = 100 rem(雷姆) 1 rem = 0.01 Sv 品质因子:是辐射防护领域为了在同一尺度衡量各种辐射引起的 有害效应而引入的一个系数,是根据辐射在中的传能 密度的大小确定的 (2)剂量当量率:单位时间剂量当量称为剂量当量率 表示:希/小时,毫希/小时, 微希/秒 4.1 辐射量与单位 常見輻射剂量 平均背景輻射:0.36雷姆(rem)/每年 胸部X光檢查:0.01-0.025雷姆(rem) 電腦斷層掃描:1.5-2.5雷姆(rem)/片 核子醫學掃描:0.45雷姆(rem) 職業安全劑量:5雷姆(rem) /每年 癌症治療:6000雷姆(rem) /6星期 *一般民眾:0.5雷姆(rem) /每年 4.2 电离辐射所致的生物效应 (放射线的危害) 危害机理:X、 γ射线及其它带电或不带 电粒子作用于组成人体的原子,引起电离或激发,使人体中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分子,DNA分子和酶) 的结构破坏,进一步影响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导致机体死亡。 輻射的生物效应 机率效应 诱发疾病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无关 诱发疾病的可能性与暴露剂量大小成比例增加 无暴露剂量之低限值 发病潜伏期长 致癌、遗传基因突变 非机率效应 诱发疾病严重程度与暴露剂量有关 短时间內暴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