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校长培训
6月4日,人民网海南视窗独家报道了《三亚一中学女老师宿舍自杀遗书称“累垮了”》一事。 案例一 一位中年女教师因多年从事教学,教学任务繁重,压力大,加上学校教学条件差强人意,不仅患有小腿静脉屈张,还患有神经性皮肤过敏和呼吸道疾病,心理原因造成的易紧张,失眠,晕眩等问题严重困扰了她的健康和教学质量。 案例三 初中教师张某,平时工作很要强,在单位的工作也很出色,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由于工作压力大、厌世,便用抹布堵住亲生儿子的嘴,令其窒息死亡后,自己服毒自杀。 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显示,中国知识分子平均 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上海社科院《社 会科学报》公布了跟踪近10年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结果,北 京知识分子的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至调查时的53至54岁 ,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平均寿命75.85岁低近20岁。 而在上海地区,1994年调查的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 较全市职业人群早逝3.26岁,其中15.6%发生在35—54岁的早 逝年龄段。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大约超过老年知识分子的 两倍。今年春节前短短4天,清华大学相继有两位年龄不到45岁 的教师溘然辞世,接着就是中国社科院学者萧亮中,猝死时 年仅32岁。 重要原因:工作负担重,竞争压力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心理健康的意义 1、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基础 2、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教师自己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教师工作压力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有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82.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令人深思的数据 触目惊心的案例 教师的心理压力来自何处? 请听来自校园的调查 三、压力会对教师产生哪些危害?有压力的时候你有什么反应? 生理变化 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瞳孔扩大 紧张性头痛、警觉性提高 频尿、冒汗、口干舌燥、 肠胃不适、消化系统紊乱 皮肤问题 肌肉紧张 、背痛 血压(血糖)升高 睡眠失调 疲劳感、全身无力、倦怠 行为变化 作息不正常 药物滥用 饮食失调 、食欲异常(暴饮暴食或没有食欲) 烟酒过量 搓手抖脚、坐立不安、强迫行为 说话滔滔不绝、说话急促 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产生许多危险、意外事件 社会退缩、故意旷职、精神恍惚 认知变化 注意力难以集中 记忆力衰退 、健忘、丢三落四 判断力减弱、无法清楚思考 钻牛角尖、遇事迟疑不决 丧失自信 夸大的压力感 情绪变化 焦虑、紧张 抑郁 、缺乏生活情趣 沮丧、情绪低落 无助感 情绪的波动 生气、易怒、敌意、莫名其妙地发火 压力的危害 长期忍受精神压力,生病概率会增加3—5倍, 积劳成疾引发旧病 5-90%的门诊病人自诉有压力问题。 3%的成人有由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 压力与六大致死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疾病、癌症、肺炎及并发症、意外事故、肝硬化、自杀。 压力已被列为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扭曲价值观 扭曲人格 人人皆有压力,然而在压力面前,有些人能从容应对,而某些人却陷入困境,这就是一个心理问题。 1、 认知调节—减压的前提 调节对自我的认识 自我概念水平偏低 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 后退一点 人生需要减法,降低目标 学会放弃 取与舍的选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第一,要正确评价自己,合理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克服嫉妒心理。 第二,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 第三,增强自信,提高自我教学效能感。 第四,调整认知,接纳各种“不完美” 。 第五,悦纳教师职业,摈弃不合理的比较方式。 2、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是通过一定策略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 为什么要进行情绪调节? 不好中有好 这方面不好那方面好 现在不好将来好 不是事情本身使你不快乐, 是你对事情的看法使你不快乐 《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 五脏: 过喜则伤心, 过怒则伤肝, 过思则伤脾, 过忧则伤肺, 过恐则伤肾。 如何进行情绪调节? 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出气果,发泄球” 学会放松 聆听音乐,唱你最喜欢的歌 调换环境,休假旅游 运动调节 自我安慰: 争取不到的就说它不好 (酸葡萄心理) 摆脱不掉的就说它好 4、减低学习、工作上的压力 1)、检讨自己的能力 ──如果负荷过重是因能力、经验上的不足,要赶快检讨自己的能力哪里需要加强训练,反思之后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文山州砚山县中医医院第十一期招聘(1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C186015【基础】2025年海南医学院105300公共卫生《353卫生综合之医学统计学》考研基础.pdf VIP
- 2025年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一套答案.docx
-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x
- 有机磷农药中毒.ppt VIP
- 骨科手术护理培训.pptx VIP
- 2025退役分类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护线宣传方案课件.pptx VIP
- 2025年文山州砚山县中医医院第十一期招聘(1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SL 557-2012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