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崇文区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统一练习
崇文区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统一练习
高 三 语 文 2010.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写在密封线内。
3.将第I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第II卷用黑色签字笔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有效答题区域,不得分。
第Ⅰ卷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木讷 芸芸众生 参与(yǔ))A. ①屈原 ②陆游 ③马致远 ④莎士比亚
B. ①宋玉 ②辛弃疾 ③马致远 ④巴尔扎克
C. ①屈原 ②辛弃疾 ③关汉卿 ④莎士比亚
D. ①宋玉 ②陆游 ③关汉卿 ④巴尔扎克
5.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③⑤① C.⑤④①②③ D.⑤①③④②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画网巾注先生传
(清)戴名世
顺治二年,新令剃发更衣冠,不从者死。于是士民以违令死者不可胜数,而画网巾先生事尤奇。先生者,其姓名爵里皆不可得而知者也,携仆二人,皆仍明时衣冠,匿迹于邵武、光泽山寺中。事颇闻于外,而光泽守将吴镇使人掩捕之,逮送邵武守将池凤阳。凤阳皆去其网巾,留于军中,戒部卒谨守之。先生既失网巾,盥栉毕,谓二仆曰:“衣冠者,历代各有定制,至网巾则我太祖高皇帝创为之也。今吾遭国破即死,讵可忘祖制乎!汝曹取笔墨来,为我画网巾额上。”于是二仆为先生画网巾,画已,乃加冠,二仆亦互相画也,日以为常。军中皆哗笑之,而先生无姓名,人皆呼之曰“画网巾”云。
岁庚寅夏,四营兵溃于邵武之禾坪,池凤阳诡称先生为阵俘,献之提督杨名高。名高军至泰宁,从槛车中出先生,谓之曰:“若及今降我,犹可以免死。”先生曰:“吾旧识王之纲,当就彼决之。”王之纲者,福建总兵,破四营有功者也。名高喜,使往之纲所。之纲曰:“吾固不识若也。”先生曰:“吾亦不识若也,今特就若死耳。”之纲穷诘其姓名,先生曰:“吾忠未能报国,留姓名则辱国;智未能保家,留姓名则辱家;危不即致身,留姓名则辱身。军中呼我为“画网巾”,即以此为吾姓名可矣。”之纲曰:“天下事已大定,吾本明朝总兵,徒以识时变,知天命,至今日不失富贵。若一匹夫,倔强死,何益?且夫改制易服,自前世已然。”因指其发而诟之曰:“此种种者而不肯去,何也?”先生曰:“吾于网巾且不忍去,况发耶!”之纲怒,命卒先斩其二仆。群卒前捽之,二仆瞋目叱曰:“吾二人岂惜死者!顾死亦有礼,当一辞吾主人而死耳。”于是向先生拜,且辞曰:“奴等得事扫除泉下也!”乃欣然受刃,之纲复谓先生曰:“若岂有所负耶?义死虽亦佳,何执之坚也。”先生曰:“吾何负?负吾君耳。一筹莫效而束手就擒,与婢妾何异,又以此易节烈名,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故耻不自述也。”遂被戮于泰宁之杉津。泰宁诸生谢韩葬其骸于郊外杉窝山,题曰“画网巾先生之墓”,而岁时上冢致祭不辍。
注:网巾:以丝结网为巾,用以裹发,始于明代。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盥栉毕 栉:梳头
B.之纲穷诘其名 诘:追问
C.顾死亦有礼顾D. 一筹莫效而束手就擒 筹:谋略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画已,乃加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 且夫改制易服 不出,火且尽
C. 因指其发而诟之曰 因D. 命卒先斩其二仆 泰宁诸生谢韩葬其骸于郊外杉窝山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的一项是A.从槛车中出先生
把先生从囚车里放出来
B.危不即致身
国家危难之时不能立即保全自己
C.奴等得事扫除泉下也
我们能够黄泉之下D.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
我耻笑古今以来按照一般人的做法而背弃节义的人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许多人都因为违反剃发的命令而被杀的情况下,画网巾先生仍然坚持头戴网巾,体现顾念旧国的忠贞品格。
B.画网巾先生因与王之纲是旧日相识,要求在死前见到他,是想要当面训斥他不顾忠义、背叛故国的可耻行径。
C.文章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先以二仆互画网巾来侧面表现主人气节,后以二仆慷慨就义为先生从容赴死做铺垫。
D.作者在这篇人物小传中通过刻画人物的言行,不仅塑造了感人至深的义士形象,而且表达了自己的褒贬与爱憎。
第Ⅱ卷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宾客满意度陈秋主讲.ppt
- 巴 金1931年完成的--家.doc
- 巴中市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巴中水利、交通、城市建设.doc
- 巴以冲突缘由.doc
- 宝石学 第二章.ppt
- 巴登考察(锡钢第三批去巴登考察的总结材料).doc
- 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时期的工艺和术差异.doc
- 巴曙松:保障性住房的变革力量与宏观效应.doc
-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94年.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