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课件

慢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西医结合基础教研室 贾钰华 教 授 、主任医师 一、定义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通常只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 但也有将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包括在内者。 属于中医学的鼻窒、鼻干燥、鼻槁范畴。 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 局部因素 全身因素 环境因素 (1)局部因素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 鼻中隔偏曲或鼻腔狭窄影响通气 邻近病灶长期刺激和影响 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 吸烟过度 (2)全身因素 内分泌失调(甲低) 长期慢性疾病(胃炎、肾炎、贫血) 长期过量饮酒(血管舒缩障碍) 植物神经紊乱和精神刺激 青春期和妊娠期的特殊状态(性激素刺激) (3)环境因素 长期吸入污染空气 粉尘、烟雾、棉花、煤炭、水泥等。 生活环境温度、湿度急剧变化 空调环境、冷冻作业、高温作业等。 2、干燥性鼻炎 维生素缺乏 气候干寒、温度变化大 在干燥、高温、多尘环境下工作 长期吸烟、饮酒 其他全身性疾病,免疫功能下降 3、萎缩性鼻炎 (1)原发性 遗传因素(幼年,有的全家人) 营养不良(维生素A、B、D、E) 免疫功能下降(SIgA,T细胞减少) 内分泌功能紊乱(雌激素、脑垂体)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继发性 肥厚性鼻炎晚期 鼻中隔偏曲,单侧萎缩 鼻腔的特异感染(结核、麻风等) 因病或手术鼻粘膜受损、角化 毒物、粉尘、高温刺激 (二)病理变化 1、慢性单纯性鼻炎 鼻粘膜深层动、静脉扩张。 血管和腺体周围有炎细胞浸润。 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加。 鼻甲粘膜肿胀 2、慢性肥厚性鼻炎 鼻粘膜固有层动、静脉扩张。 粘膜固有层水肿 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粘膜、粘膜下层、骨质增殖肥厚 下鼻甲可呈息肉样变 3、干燥性鼻炎 鼻粘膜变薄,上皮细胞纤毛消失。 基底膜变厚,固有层纤维组织增生并有炎细胞浸润。 粘液腺、杯状细胞退化萎缩。 粘膜可出现溃疡,可侵蚀中隔软骨 4、萎缩性鼻炎 鼻粘膜早期呈慢性炎症,继而进行性萎缩,上皮变薄,纤毛消失。 粘膜与骨闭塞性动脉内膜炎,粘膜腺体及骨质萎缩、纤维化。 粘液腺、杯状细胞退化萎缩。 粘膜干燥,分泌物停滞,结成脓痂 (三)中医病因病机 1、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 肺气虚:肺气不宣,鼻窍不利;卫表不固,易感邪毒。 气滞血瘀:气血壅滞鼻窍为病。 脾气虚:脾失健运,鼻失所养,湿浊上泛。 2、干燥性鼻炎 燥邪伤肺:肺津不足以濡养鼻窍 胃热炽盛:胃热上蒸,熏灼鼻窍 肺燥阴虚:津不上承,鼻失荣养 肺脾气虚:精微不能上输鼻失濡养 3、萎缩性鼻炎 肺肾阴虚 脾气虚弱 三、临床诊断 (一)慢性单纯性鼻炎 鼻塞(呈间隙性、交替性) 多涕(为粘液性) 鼻粘膜肿胀、湿润 鼻甲粘膜柔软而有弹性 对血管收缩剂敏感(麻黄素) (二)慢性肥厚性鼻炎 鼻塞较重(呈持续性) 鼻涕不多(不易擤出) 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 易并发咽喉炎、咳嗽 常并见头痛、头昏、失眠、疲乏 鼻粘膜肥厚增生,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 (三)干燥性鼻炎 鼻腔干燥、刺痒 鼻出血,出血量大 鼻粘膜干燥、充血,触之易出血 鼻粘膜表面糜烂、溃疡 (四)萎缩性鼻炎 鼻及鼻咽部干燥 鼻分泌物粘稠不易排出 鼻塞,嗅觉障碍 头痛头昏,鼻痛 呼气恶臭(月经期更重) 特殊鼻形(鼻梁宽平、鼻翼外翻) 鼻腔宽大,粘膜干燥,触之易出血 鼻腔内积有大量黄绿色脓痂 四、西医疗法 (一)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 血管收缩剂(麻黄素、滴鼻净) 抗生素滴鼻或雾化吸入 普鲁卡因下鼻甲封闭 超短波、红外线 (二)干燥性鼻炎 维生素口服(A、B、C) 鱼肝油滴鼻剂 碘甘油滴鼻剂 生理盐水滴鼻剂 (三)萎缩性鼻炎 维生素(A,鱼肝油,核黄素,口服) 雌激素(纱布浸液填塞鼻腔) 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溶液鼻腔喷雾) 鼻腔冲洗 滴鼻剂(鱼肝油,薄荷石蜡油) 链霉素液滴鼻 普鲁卡因下鼻甲、鼻丘封闭 五、中医辨证治疗 (一)慢性单纯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 1、肺气虚: 证候:鼻塞时轻时重,鼻涕粘稠,遇寒加重,咳嗽气短,脉浮无力。 治则:益气通窍 玉屏风散加味(黄芪、防风、白术、白芷、荆芥、辛夷、苍耳子、苏叶) 针灸:迎香、印堂、合谷、风池。 2、脾虚夹湿 证候:鼻塞流涕反复发作,头痛头昏,嗅觉减退,面色淡白,不欲饮食,体倦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则:健脾化湿通窍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藿香、白芷、石菖蒲、辛夷、苍耳子等。 针灸:艾灸人中、迎香、足三里等 3、气滞血瘀 证候:持续鼻塞,睡眠加重,涕黄而粘,嗅觉迟钝,头痛头昏,耳鸣听力减退,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