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生物学习兴趣之我见
提高生物学习兴趣之我见
内江十中 周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发展则有始动、定向和动力作用。那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据我多年教学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与大家一起共勉。
精心设计精彩纷呈的导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上好一切课的重要环节,尽量通过实验、模型、讲故事、讨论、设疑、谜语、哲理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引入方式。如:在讲到植物生长发育调节时,应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么只有人“有情”而草木真是“无情”吗?学生们听后反应活跃,争论激烈。春天的花儿,争奇斗艳、竟相开放;向阳花为何会追随太阳而至西山;草木还会择邻友呢!水百合不爱虞美人,若在一起,彼此郁郁寡欢,精神萎靡,花容憔悴;而黄瓜与蕃茄共处一室,彼此都会赌气减产;而若黄瓜与豆角共室则能锦上添产;水百合却与玫瑰是挚友;樱桃与苹果也是莫逆之交;牛羊吃草,天经地义,可却有吃荤的植物,它能食小昆虫甚至还有食人树呢!你相信吗?你还曾听说过有能欣赏音乐的植物吗?还有那随着音乐的旋律而跳舞的吗?所有这些无不说明植物也具有“喜怒哀乐”。学生听后,又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实感受,感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些生动形象的话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情操。又如在教学中引入生物哲理:“虽是冷血动物,却生就是一付惩恶扬善的热心肠(青蛙)”;“过分胆小,注定了望你永远要背负沉重(蜗牛)”以及谜语,“身体圆筒状,把口当作肛,口旁多只手,反应不定向(水螅)”。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昂,并因势利导出示水螅模型,由此展开腔肠动物的探讨。
运用这些,使学生活动起来,并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产生了学习感染力,学生精神亢奋,思维活跃,在活跃、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使教学内容产生“海绵吸水”效应,以此进行素质教育。
加强生动多样的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使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理解知识,对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而言,语言叙述不如实物、标本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感知那样鲜明、具体、完整,为直观教学,尽量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实验、录像、图表、姿体语言、多媒体、设置情景等形式辅助教学。
如在讲解鲤鱼时,就将鱼放入玻璃缸中,先让学生观察其体形、颜色,再用细线捆绑胸鳍和腹鳍,放回水中,观察其运动情况,并与正常鱼对比,了解鳍的功能;解线后,再破坏其侧线,用木棍搅水,让学生观察思考,鱼游方向与水流方向如何,以掌握侧线的功能,同时要求同学分组讨论后再动手做。在观察、记录、讨论之后,每组选代表讲解实验结果。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鱼鳍、侧线的功能。
又如创设情景,也可引人入胜。在出示细胞核模型之后(自制的),并把结构名称设置为这样一个情景:
在黑夜(核液),手拿细长的染色质丝,穿着薄薄的双层核膜,穿过核孔去吓人(核仁)。边叙述边做动作演示,使同学们身临其境,记忆尤为深刻。
同时在课堂中也应用多媒体教学,演示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散失课件,动态展示这一过程;以及利用分组自制的细胞器,请小组代表讲解其结构功能特性等教学手段。这样使同学们主动参予到学习中,倍感生物学习之兴趣。
发挥实验魅力,培养兴趣小组,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摘自《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它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将探究活动视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我把这一教学形式应用于我的教学中。
如在讲“细胞呼吸”这一节时,给定这样一组材料:酒曲(含酵母菌)、水、葡萄糖、气球、橡皮管、澄清石灰水、可控台灯、锥形瓶,并提示:酵母菌以糖为呼吸底物。请分组设计实验来验证细胞呼吸有哪些产物?是什么呼吸?
先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而后请每组代表讲解自己小组设计思路,并择一共勉。
装瓶───套球───开灯───观察───检验
并请同学按这一设计思路去完成操作过程,大约20分钟后瓶内有气泡产生,锥形瓶上套住的气球慢慢鼓起来,推知可能是二氧化碳,怎样检验呢?将其通入澄清石灰水即可验证,取下气球后,闻闻瓶内有什么味道?通过这一实验,同学们的五官进行了“全体总动员”。在轻松、愉悦中体会到实验的魅力。倍感学习生物之松。
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延伸兴趣培养。
实际生活是学生最了解也是最感兴趣的,将课本知识延伸到生活实际,体会成功的喜悦,使生物的兴趣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如在学习细胞呼吸后,布置同学们亲自去制作酸菜,自选材料,并将制作好的酸菜带到学校进行评比,大家边品尝边讨论。并交流各自的做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