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和进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和进展课件

* * * * * * * * * * * * * * * * 提取温度对灵芝多糖得率的影响 结论:提取温度升高,多糖得率也随之增大,温度为80℃后,收率增加显著。提取温度为95℃后,收率增加趋于平缓,温度100℃为沸腾状态,一方面溶剂损失较大;另一方面可能会破坏灵芝多糖的结构,影响生物活性。 提取时间对灵芝多糖得率的影响 结论: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多糖收率在逐步增加。当达到60min后,增加的趋势开始平缓,可以认为药材与溶剂中的多糖浓度趋于平衡,再延长提取时间,收效不大。 粒度对灵芝多糖得率的影响 ■- 酶法 □- 不加酶 结论:三种粒度下,酶法收率均高于传统热水浸提法。大颗粒下,二者差异很大;这是因为在提取过程中,搅拌速率较大,基本上消除了外扩散,传质主要受内扩散控制。颗粒越小,这种差异也减小。 搅拌对灵芝多糖得率的影响 ■- 酶法 □- 不加酶 结论:对于酶法和传统热水浸提法,有搅拌下的多糖收率均高于无搅拌的情况。搅拌使酶法和传统方法的收率分别提高17.3%和13.9%,说明酶解破壁增大了孔隙率,使搅拌对传质影响变大。 酶法提取正交实验 水平 A 酶量/(%) B 酶解时间(min) C 液固比 1 0.5 45 10 2 1.0 60 15 3 1.5 75 20 方差 来源 离差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 F检验 显著性 A 0.012 2 0.006 2.400 F0.05(2,2)=19.00 不显著 B 0.002 2 0.001 0.400 不显著 C 0.113 2 0.056 22.60 显著 D(误差) 0.010 2 0.005 总和 0.137 8 酶法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的比较 提取方法 操作时间(min) 操作温度(℃) 灵芝多糖收率(%) 酶 法 105 (酶解45+提取60) 50℃/45min 95℃/60min 1.81 传统热水浸提 120 100℃/120min 1.52 实验条件:液固比20:1,pH 5.00,纤维素酶1.5% 结论:酶法提取灵芝多糖的得率比传统热水浸提法提高19.5%,操作时间比传统热水浸提节省12.5%,总的操作温度也低于传统热水浸提法。 七 展 望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酶法用于中药提取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有利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故酶法不失为一种最大限度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新技术。 在国内,上海中药一厂首先应用酶法成功地制备了生脉饮口服液,是酶法产业化的一个成功范例。 七 展 望 目前酶法提取中药研究存在问题 主要停留在实验室规模,且主要针对某些单个的提取对象进行简单的工艺条件试验。 在酶类方面,需进一步研究不同种中药提取的酶类;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高酶活的产酶菌株;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实现酶法提取的自动化操作,降低提取成本。 在酶法工艺方面,需开发出新型的酶解反应装置,严格控制酶解反应的条件,使酶发挥最大的活性。 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谢 谢 大 家! * * * * * * * * * * * 提取条件:称取4份灵芝粉末,其中3份分别加入1.0%的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和果胶酶,另一份不加酶,在液固比为15:1,pH5.00,酶解温度为50℃下酶解1h后,迅速升温至95℃提取1h,测定灵芝多糖的得率 * * * * * * * * * * * *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和进展 华 东 理 工 大 学 中药现代化工程中心 韩 伟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和进展 概 述 酶法提取的原理 酶法提取的优点 酶法提取的工艺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酶法提取灵芝多糖的研究 展 望 一 概 述 中药所含的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 为了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选用合理的提取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提取方法(如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等)在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方面,存在着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不高等缺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陆续有研究报道将酶用于中药提取,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酶法为中药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二 酶法提取的原理 中药中植物药占90%,植物细胞由细胞壁及原生质体组成。细胞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木质素等物质构成(致密结构)。 在中药提取过程中,细胞原生质体中有效成分向提取介质扩散时,必须克服细胞壁及细胞间质的双重阻力。 二 酶法提取原理 溶剂相 原生质体 ① ② ③ ④ 细胞结构示意图 细胞壁 酶 二 酶法提取的原理 选用一些恰当的酶类(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等)作用于植物细胞: 使细胞壁及细胞间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