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对话教学“插花”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品德课对话教学“插花”艺术

小学品德课对话教学“插花”艺术   摘要:在小学品德课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对话教学提高课堂实效。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常因为素材缺乏或教法呆板,使课堂对话不畅。运用“插花”艺术手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对话生成。在对话内容选取、契机把握和“插花”技巧三个方面施以“插花艺术家”般的巧手,创造出摇曳多姿、意蕴丰厚的魅力品德课堂。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对话教学;“插花”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6-0038-04   “插花”艺术,被“百度百科”解释为: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好的插花艺术品,能让品赏者受到启迪,回味无穷。由此,令我联想到品德课的对话???学。   在平时的品德课上,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兴趣索然:课堂上参与者少,发言的总是那几个“精英”;回答调门高,并不是自己真实的想法或做法;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瞎“论”一通了事;对于课前准备资料、课后调查之类的作业基本等于没有布置……“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看似思想重视,但在实际巾却沦为弱势,缺乏实效,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课堂对话是否真诚,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是否落实在行动上,更是极少有人关心、过问。   这种局面的形成,往往是因为教师缺乏精致、适宜、合乎学生心理的素材资源,不懂得以“插花”艺术整合品德的素材之“花”。如果在品德对话教学中,教师有心地寻找可以“插花”的素材,选择恰当的“插花”时机,并掌握巧妙的“插花”艺术,那就可以据此生发话题,促成师生之间的和谐交往,提升课堂对话的效度,使品德课犹如一件“花卉艺术品”一样吸引人,充满美感与魅力。   一、“插花”之序曲:多方寻觅。广引各路素材   要使品德课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课堂对话教学游刃有余,作为品德教师必须开渠引流,从多方面寻觅“插花”素材,精心采撷适宜的“枝、叶、花”插进我们的品德课堂,丰富内容,拉开师生畅所欲言的序幕。   (一)声色入门,奠定基调   小学生的年龄小,好玩爱动,视频、网络、声像媒体资源对他们特别富有吸引力。教师如果能够选择适合的这一类媒体素材引入课堂,会让学生有话想说。   例如,我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巾的《失败怕什么》一课时,挑选了张丹、张吴参加2006年都灵冬奥会双人滑决赛时出现失误,但是仍然选择继续参加比赛,后来以完美的表现获得银牌这一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名人面对失败的态度。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幕,我犹如插花艺术家挑选合适的枝条一般,反复观看这段视频,并一遍一遍进行剪辑。事实证明,课前所花费的这些功夫是十分必要的。当看到张丹出现失误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虽然站了起来但还是非常痛苦的时候,学生们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惋惜与关切,仿佛这一刻他们的心也被揪了起来。当张丹短暂休整后又继续投入比赛,视频内响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有的学生也情不自禁地随着鼓起掌来。当张丹、张吴丝毫没有因为失误影响,连续完成几个高难度动作时,学生们凝神屏息,好像是在为他们加油。毫无疑问,这段视频牵动了学生的心,此时,教师及时捕捉他们的神情,顺势进行启发:“从你们的眼神中,我发现你们都被感动了。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这时,因为视频拨响了孩子的情弦,他们特别有话想说,于是便表达出了各自最真实的感受,流露出了他们最本真的情感。冉加上教师恰当的提升性评价,师生对话和谐而真减,为本课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生活扫描,激活思维   学生生活中有许多鲜活的事例,那是最佳的“插花”素材资源。教师既要做有心人,用心扫描学生生活,为品德对话教学积累素材,更要善于挖掘学生的真实经历,当做充满生机的“绿叶”引入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   例如,我在批阅学生周记时,发现一位学生详细描述了他去参加围棋升段赛的心情与经历,其中有这样一段:“……我不明白,我每天都很努力地练习下棋,可为什么就是升不了段呢?我觉得自己很没用,老是失败。马上就要去嘉兴参加升段赛了,可是我一点儿也不想去,干脆放弃算了,我真怕自己再次失败啊!”那时恰逢本人备战嘉兴市品德优质课比赛——《失败怕什么》一课,正苦于没有来自学生中的实例,这个学生恰恰遭遇了围棋升段赛的失利,再没有比这更活生生的素材了!于是,我便将这段文字巧妙地“插”进了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同伴的心情,并给他鼓劲,直面失败,帮助他寻找失败原因,出谋划策,走出失败。这段话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们感同身受,因而他们的回答发自内心,对话自然、无痕。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劝说伙伴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在勉励自己面对失败应保持正确的心态。从而激活了思维,实现了认知升华。   (三)特色彰显,增添情趣   孩子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