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隐逸大师艺术品市场震荡中投资之道.docVIP

寻找隐逸大师艺术品市场震荡中投资之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隐逸大师艺术品市场震荡中投资之道

寻找隐逸大师艺术品市场震荡中投资之道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感到犹豫和不安:一方面,在低迷的股市和迷茫的楼市的衬托之下,艺术品投资的高回报率依然引人瞩目;另一方面,已经火爆多年并且在高位运行的艺术品市场到底还有没有投资机会?答案是很肯定的:投资机会当然有,但机会恐怕并不在已经被市场热捧并且因此而赝品泛滥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和张大千等大师身上!且先不说品质风险,即使有幸买到真品,其价格风险也犹如在沪市6000点时进场。事实上,从艺术品市场上获利最丰的并非那些来去匆匆的投机客,而是眼光敏锐并且富有耐心的收藏家。艺术品投资的所谓“神话”,大都是由这些有眼力和魄力发掘艺术品长线价值的收藏家所创造。在艺术品市场日益浮躁的今天,如果需要配置艺术类资产的话,那么,最好能从艺术和学术的角度出发,寻找和发掘诸如陈子庄和黄秋园那样隐逸于民间的艺术大师。   一、艺术品市场史上的大师故事   无论从艺术品市场史来看,还是就艺术家的个案而言,每一位著名艺术家都经历过由无名到出名的道路。因此,如果我们把视野放长远些就会发现,真正的大师,其实都有这样一段从无闻到闻名的经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艺术大师齐白石。1917年,当齐白石初到北京时,由于他的画以八大冷逸一路的风格为主,知名度也无法同北京本地画坛名流并论,因此,据《白石老人自述》载,他的“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来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   1922年,陈师曾应邀赴东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并带了吴昌硕、陈半丁、齐白石等人的作品参展。虽然吴昌硕和陈师曾在日本已是赫赫有名,但齐白石在国内外都籍籍无名。为了助齐白石一臂之力,陈师曾将齐白石作品的价格定得比吴昌硕的作品还高,让日本人十分惊诧!他带去的齐白石作品几乎销售一空,而且价格很高:齐白石的花鸟画卖到了100银元,山水画更是高达250银元。不仅如此,日本人还把陈师曾与齐白石的书画作品和艺术生活拍为电影并在东京艺术院放映,法国人则选中他们的作品参加巴黎艺术???览会。   齐白石因此一夜成名,并树立起了国际影响。此后,日本、欧美乃至国内的藏家和画商都开始关注和购藏齐白石的作品。他的作品价位也是水涨船高。在艺术品市场上,人们都明白“物以稀为贵”的常识,却未必懂得“物以贵为稀”的道理——艺术品因市场价格高而让人倍感珍视并且因供不应求而显得相对稀缺。齐白石在一夜成名前后,花卉山水还是那副模样,艺术价值没有丝毫变化,却因为声名远播而大卖。由此可见,对于艺术品的收藏投资而言,先人一步的眼力和魄力是何等重要!   二、刘知白的作品为何值得关注   按照上述思路,原籍安徽的贵州画家刘知白(1915-2003)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关注的隐逸大师。刘知白,号知白,安徽省凤阳人。刘知白五岁入私塾习幼学临法帖,十岁开始以《芥子园》入门学画。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国画科,并拜顾彦平为师。抗战爆发后流徙辗转于西南诸省,1949年定居于贵阳。   如果说黄宾虹的积墨山水可以用浑厚华滋四字来总结,那么,刘知白的泼墨山水则可以用空灵华滋四字概括。在我看来,刘知白所创泼墨法的价值绝不亚于黄宾虹所创的积墨法。正如郎绍君所言:“黄宾虹追求笔墨的刚柔得中、浑厚华滋,刘知白追求笔墨的化刚于柔、空清荒寒。黄宾虹古今汇通、儒道兼融,刘知白守素安贫、简逸淡远,更多道家气息……这是创造性的传承,是体现了画家独特价值和意义的传承。”翟墨也指出:“黄宾虹的艺术是两有,刘知白的艺术是两无,甚至超越了两有和两无。”   概而言之,刘知白的泼墨山水有两大特点:从艺术水准来看,刘知白的泼墨山水可谓立足传统,上承古法;就学术价值而言,刘知白的泼墨山水可谓别创一格,下启新法。1935年,刘知白拜“收藏之富,甲于吴中”的过云楼主人顾文彬的曾孙、苏州美专国画科主任顾彦平为师,成为顾彦平唯一正式收入师门的弟子,并住进享有“江南第一家”之誉的顾家“怡园”专工山水画法。刘知白在怡园里学画三年,既得观过顾家的丰富收藏,又临摹了过云楼历代名作,还参加了每隔十日的雅集。刘知白与顾彦平朝夕相处,他日侍师侧并且耳濡目染,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际遇,自然使刘知白的眼界大开,并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   抗战开始后,刘知白携家人避难西南,辗转于广西、四川、贵州等地。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中国受到经济封锁,因此,很多省市的工艺美术部门都组织画家作仿古画,通过间接渠道外销以换取外汇。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刘知白虽在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做的并非工艺设计,而是专门画仿古画。这一名正言顺的“革命工作”使他不必像当时的绝大多数画家那样承担政治性的“新中国画”创作任务,也不必为到底是“革新派”还是“保守派”这样的“站队难题”所苦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