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东柳”演奏器乐曲牌编制及发展研究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东柳”演奏器乐曲牌编制及发展研究
摘 要:中国戏曲四大声腔是: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其中“东柳”既是重要的声腔系统,又是柳子戏的代称,柳子戏是山东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目前关于柳子戏的论文、论著大部分都是在柳子戏源流与沿革、柳子戏唱腔曲牌、柳子戏剧目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在乐队演奏器乐曲牌的编制和发展研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本文着重从柳子戏乐队演奏器乐曲牌编制的传承演变、特征、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在这个方面作出进一步突破。
关键词:中国戏曲;东柳;器乐曲牌;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61-03
中国戏曲音乐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绚丽的瑰宝,浓郁的民族风格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财富。戏曲的四大声腔经过???代的衍化、发展,到了清乾隆时期(约1736年——1795年)形成的四大声腔是: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其中“东柳”既是重要的声腔系统,又是柳子戏的代称。
关于“东柳”有许多讹传,因流行于山东境内的剧种,除了“柳子戏”还有“柳琴戏”、“柳腔”,在一些文章及学术会议中常把三者的称谓相混淆,在此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山东地方戏曲音乐分为五大类:1、梆子腔系;2、弦索腔系;3肘鼓子系统;4、“歌舞——戏曲”的系统;5、“说唱——戏曲”系统。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山东柳子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子戏是山东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素有“阳春白雪”之美誉,是重要的宝贵财富。柳子戏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特点,如:音乐婉转动听、曲调通俗易懂、唱词严谨规整、曲牌丰富多样、演出形式新颖等。其中,乐队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制造戏曲气氛、伴奏唱腔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发现目前一些柳子戏资料的论文、论著关于唱腔的比较多,但是在乐队演奏器乐曲牌的编制的研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本文着重从柳子戏乐队演奏器乐曲牌的编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在这个方面作出进一步突破。
一、柳子戏乐队演奏器乐曲牌的传承演变
目前关于柳子戏乐队演奏器乐曲牌的传承演变问题的观点有:a、高鼎铸老师《柳子戏音乐研究》中所提到的:柳子戏的乐队,由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两部分组成,并按照时间的顺序讲述了乐队的沿革;b、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只是简单的用了四行文字讲述了柳子戏乐队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所增加的乐器。笔者是根据剧目的分类,对柳子戏乐队演奏器乐曲牌的传承演变进行展开,将柳子戏乐队演奏器乐曲牌的传承演变主要分为三大类:传统剧目的乐队编制;现代戏剧目的乐队编制;新编历史戏剧目的乐队编制。
(一)传统剧目的乐队编制
柳子戏传统剧目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人,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文场三大件,分别是:笛(曲笛)、笙、三弦,其余的由武场的四人组成,分别是:司鼓、大锣、小锣、手镲。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笙、笛的演奏者在演奏中同时演奏唢呐;在武场中,除司鼓外,其他的演奏人员还要负责道具等工作。
20世纪50年代中期,柳子戏艺人陈省顺先生发明了中音笙也叫大笙,改革后的中音笙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其音量和音乐的张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柳子戏《五台会兄》,在此剧目中使用了“四大件”,分别是笛子、高音笙、中音笙、三弦。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根据剧情以及音响效果的需要,乐队加入了琵琶、扬琴、中阮、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如《孙安动本》,它是1958年由济宁地区戏曲研究室整理、郓城县工农剧社首演,在1961年8月由上海海燕制片厂拍成黑白电影,戏曲音乐家张斌在此部作品中担任音乐指导,在张斌的指导下,对此部作品的乐队又增加了部分民族乐器,为渲染剧目情节,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使《孙安动本》这部剧得到了更大发挥和发展。
(二)现代戏剧目的乐队编制
文革期间,京剧“样板戏”一直活跃在戏曲舞台,在这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改编移植样板戏、歌剧的剧目就成为柳子戏创作的主流。其中《江姐》是山东柳子剧团60年代移植的歌剧剧目之一,主要使用的乐器:a、民族乐器:笛、笙、大唢呐、小唢呐、二胡、低音锣、琵琶、扬琴;b、西洋乐器:圆号、长号、小号、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Ⅰ、Ⅱ)长笛、双簧管。
80年代末期,柳子戏剧团在排演大型现代戏《柳荫闲话》时,除传统乐器外,还使用架子鼓、吉他等流行乐器。
(三)新编历史戏剧目的乐队编制
新编历史戏剧目比较有代表性的是80年代中期,排演的《卧龙求凤》和2002年9月新编排的大型历史故事剧《风雨帝王家》,二者都是采用的中西混合乐队编制,其中《卧龙求凤》的乐队编制包括:民族乐器有:曲笛、梆笛、高音笙、中音笙、三弦、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谈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的艺术特征及变易.pdf VIP
- 2025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TCESA-2024-154《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存储卡技术规范》.pdf
- 雅马哈收音扩音机HTR-3072使用说明书.pdf VIP
- 附件:《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及其示踪物(CO2、CH4、N2O和CO)光腔衰荡光谱法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指南》.pdf VIP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 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pdf VIP
- 探究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 论文.docx VIP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习题答案.pdf VIP
- T_LYCY 1035-2022_春兰繁育和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新准房地产估价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